说起宋江,大众点评可能是褒贬不一。我个人对宋江的性格理解是亦邪亦正,复杂多样,如果非要论正邪的话,可能是正大于邪。
首先我们要想,水浒的主要批判对象是什么?是宋江吗?答案是否定的,自然是腐败的朝廷。如果是要批判朝廷,那施耐庵应该怎么做呢,是不是应该先塑造一个正面形象的人物,不错,你必须得是正义的然后被腐败的给迫害才能更好的批判。如果说宋江就是一个黑道,杀人不眨眼,做事毫无底线,然后选择投降,最后在被弄死,那有什么批判的意义?无非是一场扫黑除恶的过程,更不会被选为四大名著了。
再说作者是怎么塑造的这一人物形象,首先他的绰号,及时雨——宋江,平日乐善好施,广交朋友,又同时孝敬父母,又因为其皮肤黝黑所以江湖人称孝义黑三郎。
再来,我们说他的事迹,帮助阎婆惜,帮助很多江湖义士是其乐善好施的表现;不惜犯法也要救晁盖一伙是重情义的表现;陷害秦明上梁山是不择手段邪恶一面的表现;在梁山大口吃肉时想起父亲而落泪是孝敬父亲的表现;浔阳楼写诗言志是其城府与野心的表现;率众诏安不反对朝廷又是其忠君的表现。总之来讲就是复杂多样,亦正亦邪,人物形象非常的立体。
再说宋江的能力,我个人觉得宋江是一个很有领袖能力的一个人物。此人善于运用驭人之术,梁山上的头领其实大多不是一条心的,而且还有些是有仇恨的,可是宋江居然能巧妙的让他们化解仇恨,共谋大业,这便是其才能的体现,身为一个合格的领导人,必须要有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不然不用外斗,自己内部就会乱成一锅粥。就拿李逵和朱仝的矛盾来说,朱仝负责照顾七岁的小衙内(知府的儿子),可是李逵为逼朱仝上山,失手杀了小衙内,朱仝大怒,知府是其恩人,可因为自己的失职造成了这种现象,自己也无退路,所以他俩的矛盾几乎是不可能化解的,宋江先是怒斥李逵,治住李逵后,便开始劝说朱仝,说起自己当年和朱仝的往事;再说朝廷贪官腐败,欺压百姓;再说梁山是替天行道,救黎民与水火;最后再说李逵乃是好心办成错事。逻辑清晰,做到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又要以跪拜之礼求于朱仝,朱仝最终答应。身为一个领导人,对手下要做到恩威并施,这点宋江做的极好。
再说宋江的领兵能力,宋江第一次领兵是攻打祝家庄的时候,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三庄交好,盘根交错多年,又占据有利地形而且各自都有自己的兵马,所以是一块极为难啃的骨头,宋江刚开始打祝家庄,便遭到了三家庄的围攻,很快便败下阵来,宋江连忙收兵,没有急于冒进,此战虽败但也可以看出宋江的谨慎与果断;二战祝家庄,派出石进等人打探情报,运用了离间计,又有林冲的援兵增员,虽不曾打败祝家庄,可是活捉了扈三娘,又使李家庄与祝家庄交恶,已是赢了一半;三打祝家庄时,宋江派出了孙立等人为内应,里应外合一举攻破了祝家庄。此战可看出,宋江是有领兵的潜质的,冷静、睿智、谨慎、胜而不骄、败而不气类。再到后来的打曾头市,打青州,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将帅之才。
最后说说宋江最具争议的问题吧,那就是——招安!很多人以前喜欢宋江,可是自从他选择了招安之后,便觉得他很虚伪,很自私,说其为了自己的功名,踩着兄弟们的性命上位。那我们不妨站在宋江的角度来看看问题,当年虽然朝廷腐败,贪官横行,又有方腊等反贼作乱,可是宋朝气数未尽,百姓虽苦,但也不至于吃不上饭,活不了命,所以很多人是不会去造反的。而且当时大宋号称禁军八十万,粮草充足,梁山此时气数虽旺盛,但二十年后,一代人渐渐老去又拿什么与朝廷抗争,还落得草寇的骂名,所以从宋江当时的角度来看,招安是可选之路,既能摘掉草寇的骂名,又可以实现自己的的报复,还能让很多人扬名立万可谓是一箭三雕。再分析后期上梁山的朝廷将领,以关胜,呼延灼为首的主降派,如果不招安,这些人迟早要走,到时候梁山还是一盘散沙,注定灭亡,所以招安也是迫不得已。但是宋江不能说是全对的,他肯定是有错的,他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皇帝虽然没有什么坏心思,可是高俅,蔡京之辈不是善茬啊,早晚要诬陷宋江,而皇帝又不是什么明君,自然难分好坏,容易听信谗言,才导致自己被赐毒酒,唯有一死。我个人认为,宋江应该在完成功勋之后,及时的解甲归田,退隐山林方可保晚年安宁,也可以落得一些美名,可惜啊,人就是这样,贪婪,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宋江英明一世,却糊涂一时,叹惜叹惜。
所以说,宋江是复杂的,亦正亦邪,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价值观去评判一个古代人,这样不够客观。孙悟空以前也是一个妖怪,但最终也能成佛,我想施耐庵也是这个意思吧,先使宋江为魔,再美化其成“佛”。(个人浅薄之见,欢迎大家来讨论,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