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文网 2023-04-06 03:38 编辑:admin 299阅读

1.得人心

个人认为这是刘备最大的特点。

《刘备传》: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携民“渡江”。

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渡江”并不准确,刘琮当时在襄阳,刘备“驻马呼琮”的时候已经渡江了,“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很可能都是襄阳的人仕,襄阳是当时荆州州治。赤壁之战后。

江表传: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
刘巴传: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刘)巴北诣曹公。

关张赵之流都非闲人,但死心塌地跟着一无所有的刘备,包括诸葛出山,都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刘备魅力高(光荣的游戏里是这么设定的)。

常言道:得人心者得天下。

但得人心只是结果,刘备得人心有很多原因。

2.有本事。

仅仅看下三国同时代人物对刘备的评价就知道了。

曹操的评价。

刘备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袁绍的评价:

献帝春秋曰:陈登等遣使诣袁绍曰:“天降灾沴,祸臻鄙州,州将殂殒,生民无主,恐惧奸雄一旦承隙,以贻盟主日昃之忧,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方今寇难纵横,不遑释甲,谨遣下吏奔告于执事。”绍答曰:“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这是陶谦三让徐州后,袁绍知道后说的话。刘备支援陶谦前是跟着公孙瓒混的,公孙瓒和袁绍是对头,袁绍还对刘备评价这么高,难得。刘备投奔袁绍,袁绍盛情迎接。

刘备传: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与先主相见。

程昱的评价。

曹操传: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郭嘉的评价。

傅子曰:初,刘备来降,太祖以客礼待之,使为豫州牧。嘉言于太祖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是时,太祖奉天子以号令天下,方招怀英雄以明大信,未得从嘉谋。会太祖使备要击袁术,嘉与程昱俱驾而谏太祖曰:“放备,变作矣!”时备已去,遂举兵以叛。太祖恨不用嘉之言。

董昭的评价。

董昭传:太祖令刘备拒袁术,昭曰:“备勇而志大,关羽、张飞为之羽翼,恐备之心未可得论也!”

刘晔的评价

刘晔传:(张)鲁奔走,汉中遂平。晔进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将诛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慴海外。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太祖不从,大军遂还。

陈登的评价

陈登传:(陈)登曰:“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絜,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脩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所敬如此,何骄之有!余子琐琐,亦焉足录哉?”

周瑜的评价。

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鲁肃的评价

鲁肃传: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陈寿的评价

刘备传: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陆逊传: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着,摧而克之,罔不如志。

也有骂刘备的。

庞德传:(关)羽谓曰:“卿兄在汉中,我欲以卿为将,不早降何为?”(庞)德骂羽曰:“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振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遂为羽所杀。

但这个.......诸位自己判断吧。

刘备有本事,也有大志,不为人下。

3.仁

刘备对自己的评价。

庞统传:(刘)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

仁义是刘备的招牌。演义对刘备仁义的刻画到了很多人反感的地步,但纵观刘备一生,从不屠城,几乎也不乱杀人,这在一个乱世是很难得。和曹操形成强烈对比,不论演义刻画,的确是事实。

4.义

一方面是抗击黄巾等的国家大义,另一方面是为人义气,急人所难。

刘备其实一直很努力为国出力,但记载不详,更主要的是没有取得高官厚禄,也没有朝廷重臣赏识,(给人一种暗示没有被承认),经常被忽略。

刘备传: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
刘备传: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复去官。
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於从事,遂与相随,遇贼於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后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

反董卓联盟刘备也有参与。

英雄记云: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后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

刘备如果在军中,关张一定也在。华雄不是关羽斩的,但并不是说关羽当时一定不在前线。记载太少,无从详说。

急人所难,救孔融。

《太史慈传》:遂到平原,说备曰:“慈,东莱之鄙人也,与孔北海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灾共患之义。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讬於君,惟君所以存之。”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随慈。

接纳吕布,虽然也很不爽吕布。

英雄记曰:布见备,甚敬之,谓备曰:“我与卿同边地人也。布见关东起兵,欲诛董卓。布杀卓东出,关东诸将无安布者,皆欲杀布尔。”请备于帐中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名备为弟。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说。

仁义一般和勇武很难兼容,很难想象一个即仁义又勇武的刘备,但很奇怪的一点是很多人对刘备的评价是”枭雄“或者”英雄“,古代的英雄一词和现在不一样,甚至都不是褒义词,更多的是倾向于勇武过人。”枭“更是形容勇武的。刘备未必就是演义刻画的文弱书生一样,关于这一点史料没有记载。可能是人物刻画的关系,关张的勇武记载很明确,三个人都这样未免单调,或者是因为上述和仁义兼容的原因,刘备的形象我觉得和实际有差别。

5.韧

这一点我觉得不用多说。

6.用人

托孤诸葛亮,留关羽镇荆州,汉中都督舍张飞用魏延等,都体现了刘备很高的用人水平。

这一点应该会有很多人(如果有很多人看我的回答的话)有不同意见。

以上几点是我觉得刘备的优点,也是促成刘备成功的重要原因。

刘备也有一些其他特点或缺点。

7.性情

鞭督邮

刘备传: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五葬反。弃官亡命。
典略曰: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

鞭督邮的不是张飞,是刘备自己。骂许汜

陈登者,字符龙,在广陵有威名。又掎角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8.军事水平

刘备打仗确实一般。

前半辈子几乎一打仗就输。

赤壁之战和江陵之战都是和孙权联合获胜的。

逆取益州,击败刘璋。

汉中争夺战,拿下汉中,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恐怕是刘备军事生涯的巅峰了。

夷陵之战大败。

我个人最喜欢刘备的两点,一是和关张的情谊,二是不管外在条件如何,都在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梦想,终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