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修身俭养德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作文网 2022-10-01 20:47 编辑:仲园 2864阅读

静以修身”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静,实际上是精神上的宁静专一。当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妙处了。其实,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在静中, 才可以对知识、对社会、对人生有更深入的思考。静,是治学之基。学校要求同学们“入室即静”,就缘于此。就是希望同学们,在教室里,能保持宁静与专一,能静下心学习知识,能静下来思考,这样同学们才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所以,同学们为了自己能在学习这条道路上,学习得轻松、学习的有自信,请同学们把“入室即静”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

“俭以养德"是告诫我们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和发达的国度,都把节俭当作是自己崇尚的准则和传统的美德。他们清楚地知道“成于俭,败于奢”的道理,所以特别重视对子女的节俭教育。他们宁愿把万贯资产捐献给公益事业,也不愿他们的子女躺在他们的功劳簿上,成为一个让人耻笑的寄生虫;他们甚至通过法律的形式来制约那些奢侈浪费、好讲排场的恶劣行径。

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人视勤俭节约为做人的基本要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一粒粮食饱含滴滴汗水,一张餐桌传承优良品德。希望同学们马上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让我们加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浪潮中去吧!




为什么要重德修身?

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曾子杀猪教子、孟母三迁等故事至今在老百姓中耳熟能详。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等等,都留有家训。还有许多形式的家书、教子诗等等。


在这些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训家规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与美德,被不厌其烦地叮咛后世子孙。


北齐士族颜之推,为了告诫子孙不可自恃门第高,骄逸怠惰,于是写下洋洋洒洒二十篇,约四万多字的《颜氏家训》。这本家训在其后的一千三四百年间传诵不息,被后世尊为家训之祖。他的孙子颜师古是唐朝注《汉书》的大学问家,五世孙又出了誉满书林的颜真卿和名政治家颜杲卿。


“重德修身”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


宋代大儒朱熹即在《家训》中指出:“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意思是说,有德的人虽然年龄比我小,我也会尊敬他;不肖的人,虽年龄比我大,我也必定疏远他。从中可以看出朱熹对德的重视程度。在朱熹看来,重视道德修身就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


朱熹进一步指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意思是指善事多么小也要积极而为,恶事多么小也不能为之。不要以为自己曾经做过善事而忽视小恶,就不拘小节。忽视小恶,让其存在和发展,就会变成大恶。不拘小节也会发展至变节;注意小节,细心修养,才能达到高风亮节。


清朝时期曾任大理寺卿的王昶在家规中也告诫子弟:见利不能忘义,不能产生贪心;对待别人,不能产生漠视心、欺诓心、徇情心,更不能产生自私自利占便宜心;待人要宅心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