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剧《霸王别姬》观后感 大概800字左右 谢谢
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二、京剧新编历史剧《花蕊》观后感
[京剧新编历史剧《花蕊》观后感]江苏省京剧院新创历史剧《花蕊》,2011年9月8日晚,紫金大戏院,京剧新编历史剧《花蕊》观后感。先介绍下演员:李洁饰花蕊
严阵饰赵匡胤傅希如饰赵光义盛海宁饰孟昶李为群饰赵普开场的感觉很不错,水袖、髯口、韵白,人物出场还打引子,舞台道具、布景也很简单,虽然不是传统的桌围椅披,但是好在简单大方,有传统戏的感觉,用京剧的东西去编新戏,移步不换形,很好。对唱腔设计的感觉就要对半分了,韵味浓厚的老腔老调很不错,也很显演员嗓子,有些腔听着还是很过瘾的。但是个人感觉吟唱和山歌腔调的比重太大了,而京剧自身的板式运用就少多了。山歌腔调如果是作为点缀,像味精那样放一点,感觉会很好。呵呵,插句别的,狩猎那场导板一起,顿时有一种看探谷的感觉,恰恰也是李老师的戏,很有意思,也很有感觉,观后感《京剧新编历史剧《花蕊》观后感》。剧本编写方面,总体感觉不错,词句还是很雅致的,但是有的细节不大能理解。一、在剧本中,孟昶是个酸腐纯真到愚昧的文人君主,连夜壶都要设计得非常雅致,这样一个自视高雅的人,一口一个算个球算个球毛妈了个巴子,是不是不大妥当?算不算不符合人物性格呢?还是说这是为了丰富人物个性?二、对赵光义和花蕊之间的感情过程交代的不够,看到最后很茫然,在剧本中,赵光义是一个曾经几次试图强暴她的人,一个在宫中被她痛骂无耻之徒的人,一个下毒害死她原配丈夫的人,为什么最后花蕊却说喜欢他?为什么宫中画像想着孟昶却画出了赵光义的模样?表演方面,很喜欢给赵匡胤设计的一系列身段,好几场的身段很出彩,很多都是连续复合的一系列身段运用,严老师做起来相当的挥洒自如。只是对髯口拿下来那一段戏有点不大能接受,我觉得髯口作为身体的一部分,是长在人身上的,不是道具,也不是衣服。不过我还是能理解的,能看懂这样处理的用意。呵呵。再插句题外话,这戏还真是量身订做啊,多亏李老师瘦小的身材,换了别人,严老师还真抱不动呢,我作为观众,看得很乐呵,呵呵~有几场戏很唯美,花蕊宫中拿团扇那段,还有最后内心独白那段,感觉很不错。同去的几个戏迷也很喜欢。在宫中三个男人的那段人鬼之间的戏挺不错的,虚和实、内心和外在,以及空间上的转换,间离效果的运用,在继承了虚拟性写意性的同时,又加入了新的艺术元素。演赵普的李老师,好久没看到他的戏了,这次再看,唱念做的范儿,那气度有些尚老的感觉,这也是我和朋友不谋而合产生的想法。下面几个造型不错啊~
〔京剧新编历史剧《花蕊》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三、京剧苏三起解观后感2000字
京剧《玉堂春》看完了,看完以后还觉得意犹未尽!
《玉堂春》只记得在冯梦龙编订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难逢夫》里有过。是写苏三和王三公子的一段曲折的爱情故事。说的是明朝名妓苏三从6岁卖入娼门,16岁接客(第一个客人就是吏部尚书之子王金龙),三郎挥金如土,最后囊中财尽,被鸨儿赶出妓院,流落乞讨,直到后来得官,钦放山西巡按,调审此案,知犯妇即为苏三。一直没有见到苏三的主审王金龙得知苏三一直信守当初和他誓偕白首的诺言。鸨儿把苏三骗卖给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妒,订计害之,不料却让沈燕林误食毒面而死,苏三被诬。定为死罪。起解途中,解差崇公道同情苏三,认为义女,受尽磨难。苏三一诺千金,至死不渝!最后,通过三堂会审,在潘司潘必正、臬司刘秉义两位大人的协助之下,终于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剧情曲折而凄婉,催人泪下!
其实,京剧的欣赏可不完全是剧情,更重要的是他的艺术。我在这里谈京剧艺术,肯定是班门弄斧,因为我实在不懂京剧。可是,《玉堂春》之后,我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一种想把我所感、所悟说出来的冲动。让朋友们知道我的感悟,哪管它只是京剧以外的沧海一粟,被内行看来会笑为小儿科。还是想有感而发,不吐不快!
对京剧艺术,虽然我是个外行中的外行,但是演员的京腔京韵,却越听越有滋味。如果单纯去看剧情,那可真是大大的辜负了京剧的精华。京剧的唱腔需要你慢慢的咀嚼,细细的品味才行(难怪一些老人会闭起眼睛,手在膝盖上打着拍节听京剧)。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出演员深厚的功底和曲牌的优美婉转。它毕竟不是那种快节奏的流行歌曲,旋律五花八门、一词一曲。京剧的唱腔只有那几个曲牌,但是,曲调和唱词的配合紧密而贴切,简直让你分不清是曲调为唱词而谱,还是唱词为曲式而写。京剧的唱词,尤其古装戏,虽然是白话文,却又古香古色,精雕细琢。听起来十分过瘾!曲调和剧情的跌宕起伏、凄婉悲切紧紧相扣,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尤其她的拖腔,几乎囊括了京剧旦角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尤以《女起解》、《三堂会审》二折精彩备至,声腔艺术成就极高。真是把人物的感情拖出得真真切切,淋漓尽致!
还有它的动作。京剧中的武打动作气势磅礴,宏伟壮观,但在《玉堂春》里没有武打,算是文戏吧!但那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就是一个眼神,简单而细腻,都好像是内心感情的涌动,不夸张、不炫耀,却对人情感的触动有着雷霆万钧的震撼力!
《玉堂春》肯定是使京剧里的一个有名的段子,是中国戏曲中流传最广的剧目之一。要不然,怎么会如此的精雕细刻,引人入胜!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