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村历史典故
高阳桥的传说,讲述着观音菩萨如何舍己为人的壮举。据说观音菩萨原本坐北朝南,因小溪里时常出现“蛟”引发洪水,威胁百姓。某年洪水来临前,一位老妇人在桥上焦急徘徊,口中念叨着:保得了他身,保不得自身;保得了自身,保不了他身。她就是观音化身,最终选择了保护百姓。洪水过后,人们在老妇人的举动与观音菩萨的失踪之间找到了联系,于是将观音的神龛方向从北转南,以示对她的感激。自此,许村再未遭受过大洪水。
许光一的故事则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生在荒草地上,注定成为“落草为寇”。尽管家境贫寒,许光一却并非守本分之人,好吃懒做,却因此被人称为“许半仙”。一次,他用巧妙手段将舅舅送到了杭州的戏台前,却让舅舅饱受饥饿之苦,以此报复舅舅的斥责。在母亲八十大寿时,许光一凭借“借桌神功”为母亲准备了一场丰盛的宴席,让宾客们大饱眼福和口福。
许光一的“御膳”之梦揭示了他最终的结局。梦见老者预言他将有一匹白马助阵,并且岩源的倒溪涨潮时可以起兵。许光一最终来到五里湖边,找到白马并起兵,但因误解导致士兵逃散,最后仅剩伙夫。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伙夫谎报涨潮,许光一以为时机成熟,带伙夫乘船升天。那匹白马至今仍在“难人尖”上等待,每逢阴雨天气,人们还能远远地看见它徘徊的身影。
许村虽未出皇帝,却有着丰富的自我安慰之说,如“金山、银山”象征文武相助,而“公河、母河”则代表生生不息的源泉。这些故事共同构成了许村独特的历史文化。
扩展资料
古建筑群坐落于安徽省歙县县城西北20公里处许村镇所在地——许村,地处黄山主脉箬岭南麓,唐以前即为歙北要冲,曾名“昉溪源”、“任公村”。唐末,许氏迁居于此后,繁衍成大族,遂更名许村。明清时期,徽商兴盛发达,村落建设迅速发展,至今仍保存有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100余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