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是出自那本名著的?
说的是越王勾践卧知薪尝胆,是俗语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越王勾践卧薪道尝胆,
忍辱贪垢,
甘当吴王的马前卒,
含辛茹苦二十年内,
终于洗雪了会稽之耻。
二十乃按的等待漫长而痛苦,
但勾践却在这二十年的苦苦等待中策划好复仇计划,容
做好复仇的准备,
找到复仇的实时机。
卧薪尝胆的历史人物是谁
卧薪尝胆的历史人物是【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原指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卧薪事不知所出。后用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之典。
相关历史记载: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北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明·李贽《咏古》之一:卧薪尝胆为吞吴,铁面枪牙是丈夫。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