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去哪里旅游好玩又凉快的?

99作文网 2025-07-07 17:37 编辑:admin 285阅读

夏天去哪里旅游好玩又凉快的?

夏天可以去赤水、北戴河、长白山、开阳、贵阳、莫干山等地方玩。贵阳的旅游宣传口号是“爽爽的贵阳”,非常贴切,很形象地喊出了贵阳的避暑优势。这里夏无酷暑,最热的时候平均温度也超不过24℃。

1、赤水

贵州的赤水可是非常热门的避暑胜地,虽然小城区面积不大,但是却不乏美景,瀑布、丹霞、桫椤、古镇是来赤水必看的四大精华,想找个避暑胜地的朋友不妨考虑下这个小地方,赤永最佳旅游时间为夏季,四沟洞、十丈洞等瀑布正欢,竹海公园的竹林内绿影婆娑,正是赤水最美的时节,也是避暑的好时节,走在青山碧水间甚是惬意。

2、北戴河

北戴河的夏天是非常凉爽了,目前已经成为周边城市的避暑后花园,一到夏天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肺,是疗养、休闲的胜地,每年6月底至8月底是北戴河的旅游旺季,也是避暑的最佳时间。这段时间适合下海游泳,沙滩游玩。

3、长白山

6-9月正值长白山全年最舒适的季节,也是自然风景最美的时节。6月的长白山开始退去寒意,展露出夏的颜色。7、8月是一年中的最旺季,此时的长白山植被葱郁、尾花海盛开,温度基本在20度出头,因而成为东北的人气避圣地。

4、开阳

知道开阳这个小地方的游客并不多,是贵州比较小众的一个县,在这里空调也只是摆设,开阳县地貌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有极具观赏价值的喀斯特生态景观。南江大峡谷是开阳县的著名景之一,我国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曾经生活在这里。

5、贵阳

贵阳城里有山,有水,有湖泊,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去黔灵公园看猴子,喀斯特公园看贵州龙化石,还可以去百花湖荡舟湖上,享受清风送爽。

6、莫干山

莫干山在浙江德清县境内,距离杭州约5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避暑胜地。莫干山最出名的应该是民宿了,这里是中国民宿产业的标杆。许多民宿选择这里,其实就是因为这里的环境,风景秀丽,清爽宜人,翠竹满山,飞泉流瀑,被誉为清凉世界。莫干山上有三百多幢风格各异的别墅,民国时就有许多名人权贵常来此避暑,这里在7、8月的平均气温只有24℃,真得是一处即养生又避暑的好地方。

古代人夏天如何制冰

最早冰制冷饮起源于中国,那时帝王们为了消暑,让奴隶们在冬天把冰取来,贮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享用。大约到了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以后逐渐出现了做买卖的人,他们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就多起来了,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

窖冰

旧时传统岁时风俗。亦称“藏冰”。我国北方夏日暑热,冬日结冰,故有于冬季藏纳冰块于冰窖以供来夏使用的风习。此俗起源甚早,《诗经》中即有记载,且多行于宫廷、官府。古代有专门管理此事的官吏,并建有窖冰的“冰井”。宋高承《事物纪原》云:“《周礼》有冰人,掌斩冰,淇凌。注云:凌,冰室也。其事始于此。《邺城旧事》有冰井台。《魏志》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宋朝会要》曰:建隆三年,置冰井务,隶皇城司也。”清代冰窖分三种:官冰窖,府第冰窖,商民冰窖。

每到十一月三九、四九天,即有伐冰、藏冰之举,颇属盛事。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条云:“凡伐冰取诸御河……岁以冬至后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净坚厚者,以方尺有五寸为块。凡纳冰,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景山西门外窖六,藏冰五万四千块;德胜门外窖三,藏冰三万六千七百块,以供各坛庙祭祀及内廷之用。德胜门外土窖二,藏冰四万块;正阳门外土窖二,藏冰六万块,以供公廨……设暑汤之用。”民国时仍有此俗。

溜冰

传统冬令户外娱乐活动。流行在北方大部分地区。旧时的冰鞋一般是鞋底缚有铁条,也有木板上装铁条然后缚到鞋上。溜冰除“速滑”以外,尚有“苏秦背剑”、“金鸡独立”、“凤凰单展翅”等花样。此外也有不穿冰鞋只用本身穿的鞋或穿老头乐毛窝溜冰的,也叫“滑擦”。《帝京岁时记》:“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屐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名曰溜冰。都人于各城外护城河下,群聚滑擦。”又《燕京岁时记》云:“冰鞋以铁为主,中有单条缚于鞋上,身起则行,不暂止。技之巧者,如蜻蜓点水,紫燕穿波,殊可观也。”

颁冰

古代官府的夏令习俗。从周以来,北方地区冬令要藏冰,待次年夏令时取出,宫廷颁赐臣下,民间亦市卖。此俗为古代政令重要的一项。《夏小正》“颁冰”《传》云:“颁冰也者,分冰以大夫也。”当时颁冰还有献牲(羊羔)祭祀的仪俗。明清以来,都城都是北京,此俗更为盛行。明清颁冰在立夏暑伏时节,清代是按官阶发给冰票,凭票领取。《燕京岁时记·颁冰》:“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卖冰

传统商贸习俗。旧时无制冰设备,夏天消暑的冰多在冬天时藏于窖中,待三伏天热时启冰,开始贩卖。旧时北京一般是在清明时开始卖冰。朱彝尊《日下旧闻·卷三十八》载:“清明日始卖冰,以两铜盏合而击之。”《帝京景物略》也写到了卖冰之俗:“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声磕磕,曰冰盏。冰着湿乃消,畏阴雨天,以棉衣盖护,燠乃不消。”

赐冰

旧时官府署衙的消夏习俗。明清时,北京的各衙署都分发皇帝赐给的冰块,从入伏一直持续到立秋。所赐冰因品级不同而各有差等。《燕京岁时记》“按《帝京景物略》称,前明于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又记本朝习俗:“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等。”

刨冰

旧时民间夏令消暑食品。当时所用的冰块均为头年冬天窖户窖藏的,伏天时取出,用刨子刨出冰屑,拌以白糖和香料供人食用。今天,已被机制冰块和机刨冰屑所代替。

滚冰

传统元宵节俗。东北地区,元宵节小孩儿等要从冰上滚过,并吃一小块冰,俗说此举可以保新的一年腰不疼、腿不瘦、牙不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