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岭南是哪里?
岭南曾是唐代行政区岭南道之名,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及曾经属于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后来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是广东、广西分治的开始。
五代时期,越南独立而分离出去。宋代淳化四年(993年)岭南道之名改为广南路。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特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三省二区,亦即是当今华南区域范围。
扩展资料
岭南文化,是指中国岭南地区文化,涵盖学术、文学、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工艺、建筑、园林、民俗、宗教、饮食、语言、侨乡文化等众多内容。
从地域上,岭南文化又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广东文化又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高凉文化,尤其以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构成了岭南汉文化的主体。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在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多方面,岭南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
近代岭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国的一种先进文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岭南文化以其独有的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点,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对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岭南 (中国地区)
二、一棵竹子,一棵桃花,一棵松树是什么成语
岁寒三友 [suì hán sān yǒu]
[释义]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出处] 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
三、一个梅花子个竹子一个松树是什么成语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同时岁寒三友还是中国画的常见题材,化作常以“三友图”命名。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松、竹、梅[1]是取松丑而文,竹瘦而寿,梅寒丽秀,是三益友之意。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洞门。【拼音】suì hán sān yǒu【英文】the three friends in cold weather【解释】竹宁折不屈,梅傲然挺立,松四季长春。【出处】宋·林景熙《五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四、什么松翠竹成语
没有 什么松翠竹 的成语,含翠竹 的成语只有一个:
翠竹黄花
【拼音】
cuì zhú huáng huā
【解释】
指眼前境物。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五、秦朝时期的岭南相当于现在的哪里
相当於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岭南也包括曾属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
六、竹子梅花松树的成语
岁寒三友(岁寒三友)suì hán sā yǒu
[释义]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语出] 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例句] 花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更堪红白山茶。(元·白朴《朝中措》)
[英译] symbol of the lasting friendship,the tree durable plants of winter pine,bamboo and meihua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