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上故意漏掉一个字的故事
慈禧太后和书法家的故事。一次,有人进贡给慈禧太后一把非常精美的扇子。按照规矩,古人没有拿白扇子晃的,白扇子很不礼貌。扇子两面应该一面是画,一面是字,很儒雅。皇太后也很讲究,就找了个臣子,一个著名的书法家来写,给她那精美的扇子题诗。一书法家题了诗一首,写了哪首诗呢?写了非常著名的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好了盖上章给太后送了过去,慈禧打开一看,缺个字。这个书法家把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给漏掉了。七个字一句的绝句变成第一个句子是六个字了。慈禧大怒:“你是臣子,你给我太后写扇子还那么不认真,你不是欺君之罪吗?”还有,慈禧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她特别怕人家觉得她没学问,就喝声下令:“来人,拖出去砍了!”书法家一看脑袋要掉,这很急,赶紧说:“太后,且慢且慢,我没有写王之涣的诗啊。”慈禧说:“你这不是王之涣的诗啊?”书法家赶紧说:“不是不是,我是想做个创作,能更好地向老佛爷汇报,向您请教,这不是王之涣的诗,是我根据王之涣的诗把它改了改,创作成一首词,再请太后您指教,太后您英明,果然看出来了。”这慈禧当时就被弄晕了:“这什么词啊?你念来我听听。”这人就念了:“黄河远上 ,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多好?一点毛病没有。慈禧被他弄得哭笑不得了,那怎么杀他啊?书法家得意洋洋地回去了。这都是句读的问题,它们都可以告诉我们,句读对阅读古书有多么重要。所以《三字经》强调“明句读”,这可开不得玩笑的。
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易错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易错字是炼字容易写成练
练炼,铄冶金也。字义:1.用火烧制或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纯净、坚韧、浓缩:如:~钢。练”:读音liàn。一是指丝帛;二是指经验多 ;三是指古代小祥之祭;四是指练姓,
三、求一些有历史典故的特指词语 如 奈何桥 孟婆
长相思
云潇潇 风迢迢 新月依依别树梢 孤寂多自寥
北破茅 阻断桥 今晚相思醉若消 花雕酒万挑
长相思
相思牢 孰能逃 滚滚流水东逝涛 英雄折尽腰
叹今朝 欲逍遥 来世情了奈何桥 孟婆汤万瓢
这明明是两首词..........
在Q吧找到的,是一个叫匶的发的帖子,不知道是不是原创。(都是他发的)
这种词没有什么具体意思,就是找一些伤感的,平仄过得去的词语,尾句押韵组合在了一起,主题为相思。
第一首字面翻译
云急风远,月初的月亮挂在树梢,寂寞让自己感到空虚。
北风吹破茅屋,阻断了桥,今天晚上的相思感,仿佛被酒醉消淡了,有数不清的花雕酒。
第二首
相思的感觉根深蒂固,怎么能忘掉?滚滚的东流水,让英雄都为之折腰。
感叹现在,想要逍遥,来世情份在奈何桥上了断,有数不尽的孟婆汤。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