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谦虚的成语

99作文网 2025-05-18 07:22 编辑:admin 178阅读

一、形容谦虚的成语

1.谦虚谨慎----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2.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3.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4.一谦四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5.你谦我让----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

6.黄公好谦----指人过分谦虚。

7.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8.不骄不躁----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9.戒骄戒躁----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10.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1.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12.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13.辞尊居卑----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14.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15.功成不居----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16.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17.深藏若虚----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18.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19.泰而不骄----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20.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21.毕恭毕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22.必恭必敬----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23.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24.克恭克顺----克:能够。能够恭敬而顺从,一点也不执拗。

25.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26.降尊临卑,屈高就下----降:降低;临:面临;卑:低微。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与地位低.

二、形容谦虚的有哪些成语

描写谦虚的成语:

虚心

不耻下问 不骄不躁 不矜不伐 不露圭角 辞尊居卑 功成不居 功薄蝉翼 好问则裕 戒骄戒操 礼贤下士 满招损,谦受益 抛砖引玉 谦让末遑 谦虚谨慎 犬马之劳 深藏若虚 损之又损 闻过则喜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逊志时敏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移樽就教 以莛叩钟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载酒问字 择善而从 知之为知之 自知之明

律已

防意如城 非异人任 修心养性 引咎自责 知过必改 自愧弗如 自怨自艾

谨慎

爱惜羽毛 刚毅木讷 画地为牢 斤斤自守 谨言慎行 慎终追远 守口如瓶 临事而惧 临深履薄 如临探渊 如履薄冰 奉命唯谨 三思而行 小心谨慎 小心翼翼 瞻前顾后

其他

见贤思齐 名列前茅 平步青云 弃暗投明 弃旧图新 青云直上 绳愆纠谬 水涨船高 痛改前非 突飞猛进 脱胎换骨 恶居下流 再接再厉

三、孔子的名言中关于谦虚的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