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镜的历史

99作文网 2025-05-01 08:36 编辑:admin 210阅读

一、青铜镜的历史

从文献资料看,按《轩辕皇帝传》:“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楚辞九辨》:“今修饰面窥镜兮。”再从考古发掘资料看,1975年甘肃广河齐家坪和青海南尕马台齐家文化墓葬出土铜镜,充分说明我国古代青铜镜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约四千年以前的齐家文化。

二、以古为镜。。。。

拼音:yǐ gǔ wéi jìng

解释: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同“以古为鉴”。

出处:《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典故:“以古为镜”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现在也有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意思一样。

有成语:以史为镜 以古为镜

原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三、中国古代最早的铜镜起源于什么时候

我国铜镜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殷商时代,它的产生与人们的审美需求是分不开的。起初,人们为了美常常到清澈的河边梳洗打扮,后来人们发明了一种盛水或冰的器皿,称为鉴。人们就用鉴内的水来照影,在春秋战国时,这种方法非常盛行。
与此同时,铜镜的制作在楚地已经出现。当时人们用水银作反光涂料,再用细毛呢摩擦,使其达到类似镀金的光亮度。由于它非常稀少,人们对它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敬仰。当年,秦始皇执政时就曾用铜镜来威慑群臣,据说那面铜镜可以照见人身体内部的每一个部位。后来,刘邦将其高悬于寝宫之内,由此引出“秦镜高悬”的典故。随着时代的发展,又进而引申出“明镜高悬”的概念。
秦汉之际,铜镜的制作技术大大提高,用途也更加广泛,但仍流行于上流社会。唐朝以后,铜镜的合金比例银锡成分增多,故颜色更为纯净而有银白之感,由于社会的进步,铜镜生产普遍,铜镜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宋代以后,铜镜制作渐渐衰落,逐渐被玻璃所取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将它仅仅作为姑娘出嫁时用来“照妖”之用。
陕西出土的著名铜镜,当属瑞兽葡萄镜和孔子问答镜。瑞兽葡萄镜,是在D53年于陕西汉中西乡县民间征集而得。此镜背面的中央是由九只瑞兽组成,侧边是带有枝蔓的葡葡相伴,外区有16只飞禽走兽相间围绕,边缘饰去圈流云纹。该镜在武则天时代最为流行,由于工艺精美,饰纹漂亮,加之有外来文化的气息,因而。此镜被学者称为“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和“多谜之镜”。就其30厘米的直径看,也堪称“铜镜之王”。
孔子问答镜,又称三乐镜,这是唐代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最为典型的实物体现。在唐朝时,人们希望作男子,希望长寿,体现人之尊贵,故而借 《列子·天瑞》中孔子游泰山,遇荣启期而引发的一段对话,来展示人们的追求。此镜是件难得的透视唐代人们生活观念的艺术珍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