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上称为龙体 那皇后称什么
皇后称凤体,皇后称凤体。
皇上称呼妻子为“皇后”或者“梓童”。
梓童是皇帝对皇后的称呼,等同于现代语中所说的“老婆”。
根据荀子的观点,天子独大,没有人可与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只能叫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订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直到汉朝才实际执行。
这个称呼出自《前汉书平话》中吕后的自称。也有说法表示,这个称呼源自于《汉武故事》,卫子夫入宫,武帝因夜梦“梓树”而幸卫子夫,从而得子,并立子夫为皇后。后来,就有了这个称呼。
更有人认为,之所以皇后会成为“梓童”,是因为皇帝的印章以玉雕成,称做“玉玺”;皇后的印章以梓木雕成,因此皇帝以“梓童”来称呼皇后。
扩展资料
自秦始皇确立皇帝作为中国君主的称号以后,皇帝的嫡妻就称为皇后。由于秦始皇称皇帝的时候并没有册立皇后,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史称吕后。“皇后”名称自秦汉一直沿用至清末。
在《诗经.商颂.玄鸟》中记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笺道:“后,君也。”由此可知,上古时代,“后”是帝王的称号。譬如大禹的儿子启,称为“夏后氏”;射日的羿,又称为“后羿”。
在历史上,“后”是一个会意字。“后”在甲骨文里,左下方是一个口,右上方是一个拢起的手;后来金文将“后”字成镜像般翻转,拢起的手移到了左上方,翻转过来的“后”字便一直沿用至今。
《说文解字》曰:“后,继后君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因为在上古的氏族部落中,一般发号施令者是有权威的女性,因而,“后”也就逐渐被引申为帝王的正妻之意了。
二、绍兴花雕酒有哪些保健作用
花雕酒的三大功能:
1、保健功能:具有和血、行气、行神、驱寒、壮筋骨等诸多保健功能。
2、营养功能:营养丰富,内含21种氨基酸,含多种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
3、调味功能:可去腥、去膻、增香,使菜肴更加鲜美。
营养价值 :
啤酒被列为营养食品,称为“液体面包”,那么绍兴酒被誉为“液体蛋糕”是当之无愧的,绍兴酒营养之丰富,在世界酒体中是罕见的。
花雕酒氨基酸总含量每升高达6770.9毫克,尤其是人体必需的、而人体本身又不能合成、只能依靠从食物中提取的8种氨基酸达2550毫克,是啤酒的11倍,葡萄酒的12倍。其中尤以助长人体发育的、多数谷物中缺乏的赖氨酸,其含量与啤酒、葡萄酒和日本清酒比,要高出2—36倍。发热量较高: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和香雪酒每升所含的热量,分别为4249千焦耳、5024千焦耳、4898千焦耳和8415千焦耳,是啤酒的2.8—5.6倍,葡萄酒的1.2-2.3倍。因此,绍兴酒有明显的减除疲劳、增加体力之功效。如同北方人几千年来喜欢白酒与其白酒的卸寒功能密不可分一样,几千年来喜欢白酒与其白酒的卸寒功能密不可分一样,几千年来,正是因为绍兴酒的独特的营养功能而全民皆饮,流芳千年。
三、“甲、乙、丙、丁”的来历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e59b9ee7ad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补充典故:
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若,遂与蚩尤大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於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