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王是在何地遇见姜子牙的?他们相遇时发生了什么故事?
鄙人认为周文王在渭水河畔遇到了姜子牙的,而大概的故事经过是:
1、待业书生,王佐之才
姜子牙是东周建立时,周文王势力的首席的高级僚臣。而传说他在入职周王势力之前,是个类似后世西夏张元的人, 那就是一肚子兵道诡诈的军政天才,但是时运不济的他,没有得到更大人生舞台,所以这个人中龙凤,只能潜龙在渊,待在一个角落里。不甘心于自己可能平凡的人生。民间传说,更是说他那时都已经快70 了,是个人们认为的一事无成的糟老头,
更有甚者,民间传说中这位姜太公,是个难以糊口养家的人,时常被自己糟糠之妻嫌弃的不得了的,刚结婚不久的贫穷老光棍。可是这些都是民间的传说,因为能在商周时代,懂得诡诈兵道的王佐之才,还能在日后,在国政建设上有建树的人。大概率上,更可能是奴隶贵族出身。不会是所谓的贫穷的落魄书生和刚结婚的老光棍。故此可以说,姜子牙能够被周文王相中,恐怕不是河边自荐那样简单。
2、特别面试,海选人才
但是民间传说后,人们宁愿相信,周文王做梦后,在渭水河畔遛弯的时候,遇见了那个贫困怪异的怪老头。而后通过攀谈和面试,立刻发现了姜子牙的巨大价值,要知道这样的君臣关系的建立,是多么传奇和有戏剧性。
所以从大众熟知的角度讲,周文王得到大才姜子牙,是渭水之滨,姜子牙垂钓之处。可是依照鄙人来看,周文王遇见姜子牙,恐怕不是姜子牙江边遇主那样简单,恐怕还有姜子牙名声在外,姜尚自荐,周文王海选人才的可能。要知道姜子牙可不一定是那个穷老头啊~!
在渭水河畔遇到的,相遇的时候,姜子牙正在钓鱼,受到了对方的重视,认为对方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
渭水,周文王见姜子牙的时候,姜子牙正在河边钓鱼,钓鱼的时候,姜子牙使用的鱼钩没有钩。
有句话说,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姜子牙和周文王的相遇,是姜子牙刻意安排的,只是为了能遇到明主。
二、姜子牙军事韬略
姜子牙,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以其深邃的韬略备受历代统治者敬仰。早在唐朝以前,《诗经》等文献中就充满了对他的赞美。唐太宗即位时,面对国家内外危机,他效仿周文王重用姜子牙的典故,通过建立太公庙,表达了寻求贤臣良将以实现“安人理国”的决心。这一举措带来了人才的聚集,最终促使“贞观之治”的实现。
唐玄宗也深感姜子牙精神的重要性,他命令全国各地建立太公庙,并配享张良,以祭祀和激励勤勉的忠臣。姜子牙因此被追谥为“武成王”,成为中华民族的“武”圣。宋神宗时期,为了抵御外侵,姜子牙的《太公兵法》被列为必读,他的军事理论和策略思想成为了后世兵家的基石。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及姜子牙与周文王的密谋,确认了他在军事策略和权谋理论上的开创性贡献。1972年银雀山汉墓的《六韬》残简进一步证实了《六韬》的流传,并肯定了姜子牙的军事著作真实性。他的理论遗产深远影响了中国古代兵学,如兵论、兵法等,齐国的太公被视为兵家宗师,对中国的军事理论学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著名军事家都从《六韬》中汲取智慧,太公的策略和智慧如今广泛应用于全球的政治、经济、管理、军事和科技等领域。可以说,姜子牙的军事韬略及其在齐国兵家体系中的地位,奠定了中国兵学理论深厚而持久的基础。
扩展资料
姜子牙, 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华夏族,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1-2]
三、姜子牙的故事
姜尚,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四、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身世: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岁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1-2]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3] 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五、周文王访姜子牙的故事
周文王要夺无道昏君殷纣王的天下,解救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就招兵买马,访请能人。这天晚上,他梦见飞熊人怀,第二天就差人访飞熊。在渭水河边访到了钓鱼的姜子牙,姜子牙的号叫飞熊。周文王听了当差的禀报,亲自坐辇到渭水河边请姜子牙到朝里管理国家大事。
姜子牙问周文王:“大王请我,怎样进京”?
周文王说:“骑马、坐轿,随你挑。”
姜子牙说:“我一不骑马,二不坐轿,大王的辇得让给我坐。”
跟周文王来的文官武将都愣了!这辇只有帝王才能坐,你姜子牙算老几?还要坐辇!可是,周文王没打哏儿就答应了。
姜子牙又出了难题,“我坐辇,还得大王亲自拉着。”
文官武将吓了一跳,姜子牙把周文王当成大骡子大马啦?罪过不小!可是,周文王又没打哏儿就答应了。
姜子牙坐上辇,周文王拉着,一步一步地走。周文王是真心真意请能人哪!一个大王,平日里肩不挑担,手不提篮,这回拉了个辇,哪能拉得动!拉了一气,停下来歇脚。看姜子牙,在辇里还睡着了!周文王歇了一阵,再拉一气,又拉不动了;再歇了一阵,再拉。拉了三气,歇了三气,累得汗珠子赶点儿滴,连气儿都喘不上来了,只好对姜子牙说:“实在拉不动了!”
姜子牙睁开眼睛,下了辇问:“大王拉我走了多少步?”
周文王说:“我没数。”
姜子牙说:“大王拉我走了八百七十三步,我保大王的子孙坐八百七十三年的天下。”
周文王一听,后悔了,连忙说:“你快上辇,我还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