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文凡吏人有过,均以蒲鞭挞之的意思
古代文献中凡是官吏士人有了过错,都用薄鞭打他们。薄鞭是一种惩罚,应该是指比较轻的惩罚
二、与宽容有关的成语
宽宏大量
【近义】豁达大度、宽大为怀
【反义】斤斤计较、鼠肚鸡肠、器小易盈
【释义】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出处】元·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三、蒲的成语有哪些
蒲鞭之罚、蒲鞭之政、望杏瞻蒲、束蒲为脯、安车蒲轮。
1.蒲鞭之罚:
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以蒲鞭罚之”
译句:下属官吏犯错,应持宽容的态度对待之
2.蒲鞭之政:
比喻官吏施行宽厚仁慈之治。
出处:南朝江淹《为始安王拜南兖州刺史章》:“臣职右南阳,谢蒲鞭之政。”
译句:我在南阳右施行宽厚仁慈的政策。
3.望杏瞻蒲:
指按时令劝勉耕种。
出处:南朝徐陵《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望杏敦耕,瞻蒲劝穑。”
译句:看到杏花开就敦促人们种田了,看见菖蒲初生,便督促农民及时耕种。
4.束蒲为脯:
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谓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秦相赵高指鹿为马,束蒲为脯,二世不觉。”
译句:秦朝宰相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秦二世未能有所察觉。
5.安车蒲轮:
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壁”
译句:派遣使者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给他丰厚的衣束锦帛。
四、蒲什么明的成语
束蒲为脯(束蒲为脯) 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指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瞻蒲劝穑(瞻蒲劝穑) 看见菖蒲初生,便督促农民及时耕种。语本《吕氏春秋·士容论》:“冬至後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於是始耕。”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於是镇之以清静,安之以惠和。望杏敦耕,瞻蒲劝穑。室歌千耦,家喜万锺。”
安车蒲轮 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胯下蒲伏 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
蒲鞭示辱 〖解释〗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并不使他皮肉受苦。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
蒲鞭之罚 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膝行蒲伏 伏地爬行。
五、"名"字起头的成语
名标青史
名不副实
名不虚传
名垂后世
名垂千古
名垂青史
名垂竹帛
名存实亡
名副其实
名高天下
名过其实
名缰利锁
名利双收
名列前茅
名落孙山
名满天下
名贸实易
名目繁多
名山大川
名山胜川
六、带罚的成语
以“罚”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罚一劝百]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罚不责众] 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罚不当罪] 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罚”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陟罚臧否] 赏罚褒贬。
[赏罚严明] 指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
[赏罚信明] 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同“赏罚分明”。
[赏罚分明]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赏罚不明] 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明罚敕法] 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奖罚分明]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绝不含糊。www.duwenz.com
“罚”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赏信罚明] 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同“赏罚分明”。
[赏信罚必] 指该赏一定赏,该罚一定罚。
[赏贤罚暴] 犹赏善罚恶。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赏同罚异] 指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
[赏善罚否] 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同“赏善罚恶”。
[赏善罚恶] 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赏劳罚罪] 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同“赏功罚罪”。
[赏功罚罪] 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
[赏高罚下] 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同“赏功罚罪”。
“罚”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信赏必罚] 信:真实不欺。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形容赏罚严明。
[蒲鞭之罚] 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龚行天罚]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
[恭行天罚]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古以称天子用兵。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