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轼生前事迹
公元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
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二、李白,苏轼的故事
李白:第一次调戏妇女
李白701年出生在大唐西域的碎叶城,5岁随父亲到四川的青莲乡。24岁或25岁的时候出川。出川之前,李白没有婚配,至于有没有像毛GG当年15岁的时候就搞定了邻村的阿娇,就无法查证了。不过,从这厮手刃数人的经历看,年轻时绝对一有文化的流氓,流氓可以没有女人,但不能不经历女人。
有传说,李GG白年轻时在县官家当过放牛娃。也许是天生的放荡不羁,也许是存心想在官太太面前展示其丰满的胸大肌,一天,李白竟然将牛牵到了县官正堂门口,太太大怒,出来质问。李白赋诗一首:
素面倚栏钩
娇声出外头
若非是织女
何得问牵牛
靠,可见是存心调戏。
苏轼: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素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 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厂骸班缴直剂绊烯豹楼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答案:嬴政并吞六国
三、宋代苏轼一家的故事
苏家正式有名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这三人又都是散文唐宋八大家里的。传说中有苏小妹。根据三苏祠的记载,历史中确有其人,不过因为苏小妹在苏轼、苏辙两兄弟还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自然未能留下有关的书籍记载。
苏轼第一任妻子叫王弗,病逝于 1064年5月28日,苏轼是年28岁。苏轼第二任妻子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1093年去世了,苏轼是年57岁。
四、故事典故
一次,苏轼在莫干山游玩,甚是疲乏,打算休息一会儿,便走进了一座庙宇。
主事老道见苏轼衣着简朴,便冷淡地指了指椅子说:
“坐!”然后,对道童喊道:“茶!”
苏试坐下和老道闲聊起来。从谈话中,老道发觉来客颇有才华,非一般书生,
即把他引至大殿,客气地说:
“请坐!”又对道童说:“敬茶!”
两人又谈了起来。老道愈发感到来客知识渊博,聪慧过人,不禁问起他的姓名来。
这才知道此人竟是名扬四海的苏东坡。于是,连忙站起作揖,把他又让进客厅,恭恭
敬敬地说:
“请上坐!”又对道童说:“敬香茶!”
苏轼告别时,老道恳求他写字留念。苏轼一笑,挥笔题了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看罢,不觉脸上火辣辣的。 ----出自《古代笑话》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