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盐池长城关历史典故?
史料记载,长城关是在明嘉靖十年,由当时总制陕西三边军务的兵部尚书兼都御史王琼所修,当年的九月九日重阳节,为庆祝长城关建成,王琼亲自登上刚刚新建的雄伟关城,赋诗一首《九日登长城关楼》,以资纪念。诗中这样写道: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有着特殊的原因。秋收时节,长城关一带总会格外忙碌,一方面农民要收割秋粮,往来运送的车马经久不息,另一方面,还有伺机而动的游牧民族,这个地方庄稼一丰收,外蒙的少数民族就过来了,抢粮食了。
为了抵御劫掠,盐池县境内先后修建了3条明长城,分别是明成化十年的“二道边”、明泓治十五年的“固原内边”和明嘉靖十年的“头道边”。横贯县境东西的“头道边”和“二道边”在盐池北部的高沙窝镇境内形成了独特景观,犹如“人”字的一撇一捺。
二、长城典故
长城典故:中国古老文化遗产的壮丽守护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而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无疑是无数人对中国文化的第一印象,也是值得骄傲的世界奇迹之一。长城典故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卓越成就,更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伟大的古代防御工程之一,长城为世界所瞩目,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心中的骄傲。中国历史上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外敌侵略,保护边疆安全。长城典故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东周时期,首次出现的长城建设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长城典故的历史渊源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的长城始于战国时期,由各诸侯国修筑起来。那个时候长城主要起到了防御的作用,并且对外敌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下令将各个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有名的万里长城。
长城并非一蹴而就的项目,历经几个朝代的修建,持续了几个千年。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修建和维护,使得长城沿线的风貌多种多样,充满了历史的气息。
长城典故的文化象征
长城典故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象征,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古代历史和文化。长城的修建过程体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力量,也代表着历史的积淀和辉煌。长城的宏伟和绵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奋斗精神。
长城历经风雨沧桑,见证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各个王朝的兴衰更迭,见证了中国人民的抗击外敌、保卫祖国的不屈精神。作为文化的符号,长城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民的心中,更成为许多国内外游客向往之地。
长城典故的独特景观
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不仅具备了防御的作用,更把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它穿越险峻的山脉,矗立在悬崖峭壁之上,贯穿于广袤的荒漠与森林。长城沿线的风景如画,各具特色。
北方长城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如今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无论是光景云海的山间长城,还是风吹黄沙的戈壁长城,都令人惊叹不已。沿途的辽阔草原和壮丽的自然风光,使人们留连忘返。
南方长城则多山多水,景色幽美恬静。这些长城蜿蜒穿过山间溪流,石阶炯炯生辉,给人一种宁静和宜居之感。这里的长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长城典故的世界传承
长城典故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长城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共同的宝贵财富。长城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已经被全世界所认可。
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其历史和文化的奥秘。许多国家也受到长城的启示,引入其防御建筑的设计理念,用于自身的城墙建设,这是长城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世界人民,都应该倍加爱护和珍视长城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我们要保护好长城,传承好长城典故,让世界共同分享这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长城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宝藏。它坚守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荣耀。长城典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和智慧,定会继续为世界所铭记!
三、八达岭长城历史典故?
1、八达岭由“巴达岭”谐音而得名。相传元代有一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到此,见这里关山险峻,崇峦叠翠,于是龙颜大悦,给此处赐名“巴达岭”,后讹传为“八达岭”。但查阅《历代帝王录》、《中国皇帝大事年表》等史料,均查不出元代有过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却有一位叫爱育黎拔力八达的,他就是元代第四位皇帝仁宗。据传他出生在八达岭所在的延庆县内。
2、明代《长安客话》说,“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
3、八达岭这名,最早时见于金代诗人刘迎的长诗中《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和《出八达岭》。元代,这里称“北口”,是与南口相对而言。南口在北京北郊昌平县境内,从南口到北口,中间是一条40里长的峡谷,峡谷中有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口“居庸关”,这条峡谷因此得名叫“关沟”。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这里,两峰夹峙,一道中开,居高临下,形势极其险要。自八达岭下视居庸关,如建瓴,如窥井。“古人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八达岭山口的特殊地形,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一向驻以重兵把守。八达岭成为军事战略要地,可追溯到春秋战国。
4、据《史记》记载和文物工作者普查,都证明八达岭一带在战国时期筑有长城,而今仍见残墙、墩台遗存,其走向,与今明长城大体一致汉习记载:曾设军都、居庸两座关城。北魏《水经注》说:“居庸关在居庸界,故关名也,南则绝谷,垒石为关址,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其水历山南,迳军都界……,”因此,有专家认为汉置居庸关,关址在八达岭。“居庸”之名从何而来?是秦始皇筑长城,从南迁徙一批贫苦农民和囚徒,到军都山妫川小盆地定居,称为庸徒居处。汉武帝时,将妫川置居庸县(仿延庆)。《水经注》所记载的关址地形地貌和山水流势,与八达岭的地理环境相同。
5、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曾在八达岭一带修筑长城。据《魏书世祖本纪》记载,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在国都平城(今大同)以北,修筑长城,名叫“畿上塞围”,东起上谷军都山(即八达岭一带),西至黄河岸。后来到北齐王朝天保六年(555年),又修筑长城,西起大同,经军都山东去,把长城延长到了海边。
6、八达岭长城在明朝重新修筑。明太祖朱元璋深知城墙在军事上的重要,当了皇帝后,即“高筑墙”,设防备战,其时各州府县,也纷纷兴筑城池。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冯胜等率军在北方筑关制塞,修筑长城,加紧练兵屯田,以防元残余势力南侵。
四、兰州历史典故与文化?
答: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兰州一带属陇西郡地。
西汉初,依秦建制,兰州仍为陇西郡辖地。到了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宣帝神爵二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汉在金城郡的统治得到加强,先后又新置七县。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西羌起义,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十二年后又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从此,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东方红广场
西晋建立后,仍置金城郡。西晋末年,前凉永安元年(公元314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又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建都金城。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 东方红广场夜景
唐统一中国后,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又改为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改为金城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兰州被吐蕃所占,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河州人张义潮起义,收复陇右十一州地,兰州又归唐属。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衰落,无力西顾。不久就被党项族占据。
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裁卫归州。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复设兰州卫。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从此, 兰州一直为甘肃的政治中心。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又改州为皋兰县。当时兰州府辖管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
辛亥革命后,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改道为区,变兰山道为兰山区。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民国三十年,即公元1941年7月1日,将皋兰县城郊划出,新设置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市区面积16 平方公里,人口17.2万余人。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146平方公里。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从此,兰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以来,兰州市建置曾几度变更。兰州市现辖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五个区和榆中、皋兰、永登三个县 。
五、长城北门锁钥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秦国派杞子、逢孙、杨孙三人领军驻守郑国,却美其名曰为:帮助郑国守卫其国都。
公元628年,杞子秘密报告秦穆公,说他已“掌其北门之管”,即掌握了郑国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秦国进攻郑国,他将协作内应。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报后,觉得机不可失,便不听大夫蹇叔的劝阻,立即派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率兵进攻郑国。
蹇叔的儿子也随部队出征,蹇叔对自己的儿子哭着说:“你们一定会在淆这个地方遭军队抵御,到时我来收你的尸。”
秦军经过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离郑国不远的淆国,刚好被郑国在这里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郑穆公报告,一面到秦军中慌称自己是代表郑国前来慰问秦军的。弦高说:“我们君王知道你们要来,特派我送来一批牲畜来犒劳你们。”
弦高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袭郑秦军的怀疑,使秦国怀疑郑国已做好了准备,所以进军犹豫不决。
郑穆公接到了弦高的报告后,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门查看,果然看见杞子的军队“束载、厉兵、秣马矣”,即人人扎束停当,兵器磨得雪亮,马喂得饱饱的,完全处于一种作为内应的作战状态。对此,郑穆公派皇子向杞子说:“很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们的孟明就要来了,你们跟他走吧!”
杞子等人见事情已经败露,便分别逃往齐国和宋国去了。孟明得知此消息后,也怏怏地下令撤军。
成语“北门锁钥”即来自于典故中“掌其北门之管”,指军事要地。
六、长城的身高与历史?
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修建了,后来每朝代都有在修,但现在看到大多是明代的长城(清朝不修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千米,人工修建的有6254多公里(其余的是天然的屏障形成的“长城”)。最古老的长城有2000多年历史。
七、长城的历史与现状?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被誉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长城的建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数百年的修建和扩建,直至明朝时期达到了最完美的状态。那么,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这个问题。
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
1、万里长城的建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在秦朝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下令对长城进行统一修建和加固,使长城成为了中国的国防工程。
2、随着历代政权的更迭,长城不断地得到修建和扩建。在明朝时期,朝廷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对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和改建,使长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工程最完美的一段。
万里长城的基本现状
现在的长城是历史上修建和扩建的结果,总长度已经超过了万里,成为了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长城的基本现状如下:
1、长城的类型
长城主要分为烽火台、城墙和长城三种类型。其中,烽火台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和发射火炮,城墙则是为了防御敌人的攻击,而长城则是连接各个城市和防线,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防线。
2、长城的修建材料
长城的修建材料主要是石头、土坯和黄土,有些地方还使用了砖瓦等材料。在修建过程中,长城的工匠们采用了许多巧妙的设计和建造技巧,使得长城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
3、长城的保护状况
由于长城年代久远,长期遭受风蚀、水蚀、人为破坏等问题,长城的保护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长城的保护力度,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加强监管、限制人员进入等,以保护长城不被进一步损坏。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其建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数百年的修建和扩建,直至明朝时期达到了最完美的状态。现在的长城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总长度已经超过了万里。长城的基本现状包括类型、修建材料和保护状况等。由于长城年代久远,长期遭受各种损坏,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以保护长城不被进一步损坏。
八、紫甘蓝的历史与典故?
紫甘蓝(别名:赤甘蓝),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它适应性强,耐寒性和耐热性均比普通甘蓝强。 它矮且粗壮一年生茎肉质,基生叶多数,质厚,扁球形,具茎生叶,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倒卵形至圆形;顶端圆形,基部骤窄成极短有宽翅的叶柄,边缘有波状不显明锯齿,上部茎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基部抱茎,叶面有蜡质,叶球成球形。它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目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
九、与定情相关的历史典故?
簪子——爱意坚决 《铙歌十八曲》之《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十、煎饼的来历与历史典故?
煎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食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春秋时期。据传说,煎饼最初是由军队使用的一种便携式食品,因其易于携带和保存而受到欢迎。
煎饼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典故和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卖煎饼”的故事。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张大千的煎饼摊贩,他每天早上都会在城门口摆摊卖煎饼。有一天,一位官员路过他的摊位,尝了一口煎饼后觉得非常好吃,于是问张大千要价。张大千回答说:“我只是想卖些煎饼,不需要钱。”这位官员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于是把张大千推荐给了皇帝。皇帝对张大千的煎饼也非常满意,因此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最终成为了一位富有的商人。
除了中国,煎饼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非常流行,如英国的煎饼日、法国的薄饼、美国的煎饼和加拿大的松饼等都是非常著名的煎饼类食品。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