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历史典故?
1.炎黄子孙
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二族又整合在一起,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为炎黄子孙。
2.周公吐哺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封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他曾两次辅佐武王伐纣,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制礼乐,天下大治。据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周公也成为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典范。
3.管鲍之交
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叔牙的朋友之情。
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后,公子纠死,管仲被囚禁了起来。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后管仲在齐国为相掌政,鲍叔牙甘居管仲之下,情谊不减。
后来,管仲助齐桓公成为霸主。 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4.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晋两国曾多次通婚。晋献公曾将女儿嫁给秦穆公。后献公妃子骊姬为乱,迫害献公之子申生、重耳。
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流亡到秦国时,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文嬴并同宗四女嫁给了重耳。 公元前636年,穆公帮助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成就了“秦晋之好”。
5.楚王问鼎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曾率兵北伐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满前去犒劳楚军,而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
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6.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五次诸侯会盟的盟主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一说指齐桓公、晋襄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 齐、楚、燕、韩、赵、魏、秦。
7.合纵连横
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在纵横家苏秦的游说主张下,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结成联盟,“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则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用“连横”瓦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8.车同轨、书同文
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燕、魏、楚、齐六国,统一了中国,自称“始皇帝”。
秦始皇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为抵御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9.鸿门宴
指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起义军的领袖项羽和刘邦。
项羽在宴会上欲杀刘邦,但刘邦成功逃脱。这次宴会对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都发生了重要影响。 后人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
10.霸王别姬
刘邦趁项羽出兵之际,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都城彭城,项羽回败,大败汉军。
范增不允刘邦求和,刘邦离间项羽、范增,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权宜之计,后用韩信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爱妾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项羽退至乌江,在乌江边拔剑自刎。
1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初投奔刘邦时,不为刘邦重用,于是离开了刘邦,谋士萧何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
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刘邦称帝之后,以韩信谋反为由将他降为淮阴侯,后在萧何和吕后的设计下,将韩信处死。
韩信的成功和死亡都和萧何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2.投笔从戎
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班超,年轻时为官府抄书,曾经投笔感慨:“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于是他投身军旅,40岁出使西域,71岁回洛阳,31年间平定了西域,西域鄯善、于阗、龟兹等50余国再度隶属于东汉统治。
二、历史典故,揭秘古代趣闻轶事
惊人的历史趣闻,一网打尽
历史是一本无穷无尽的书,而其中的趣闻轶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本文为您整理了一系列精彩的历史典故,带您一同穿越时光,揭开古代的神秘面纱。
诗词千古情,荡气回肠的故事
古代的文人雅士们常常用诗词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然而,这些诗词背后隐藏的故事才是最为感人动人的。比如,您可能知道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写给他已故的兄弟的,但您是否听说过白居易写《长恨歌》的缘由?这些故事将让您重新审视这些经典的作品。
皇权与谋略,震撼人心的宫廷故事
古代宫廷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戏剧舞台,其中充满了欲望、野心、谋略和权力斗争。从宫斗到后宫纷争,这些宫廷故事将揭示出各个朝代的权谋游戏,让您领略到古代皇室的规则和复杂的心理。
兵器奇谈,看尽古战场上的智慧和勇敢
古代战争是血与火的交织,然而,其中的战争策略和兵器奇谋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从兵器的设计,到战术的运用,这些故事让您领略到古代战场上智慧和勇敢的双重力量。
民俗风情,曲折多变的民间传说
古代的民间传说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和奇妙的情节,通过这些传说,可以看到古人丰富的创造力和世界观。无论是关于灵山的故事,还是关于妖怪和神仙的传说,这些民间故事将让您对古代民俗有更深入的了解。
结语
历史是我们前人留给我们的瑰宝,其中的趣闻轶事更是令人神往。希望本文中呈现的历史典故能够让您更好地了解古时的风土人情,体验历史的魅力。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您从中获得了一些专业的知识和乐趣。
三、古代历史人物中典故和成语最多的是不是韩信?
单一一个人最多应该就是他吧?史记的功劳
半壁江山
劳苦功高
朝秦暮楚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背水一战
筑坛拜将
破釜沉舟
霸王别姬
以一当十
秋毫无犯
江东父老
匹马单枪
一决雌雄
妇人之仁
扛鼎拔山
拔山盖世
披坚执锐
分我杯羹
所向披靡
拔旗易帜
沐猴而冠
运筹帷幄
胯下之辱
一饭千金
羞与哙伍
揭竿而起
汗马功劳
养虎遗患
大逆不道
解衣推食
借箸代筹
约法三章
计将安出
高阳酒徒
垓下之围
楚河汉界
水淹七军
指鹿为马
焚书坑儒
国士无双
孺子可教
取而代之
作壁上观
膝行而前
头发上指
判若鸿沟
慷慨悲歌
锦衣夜行
贪财好色
助纣为虐
先声后实
推陈出新
功高震主
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
捷足先登
付之一炬
卷土重来
出尔反尔
击其暮归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
韩信点兵 多多益善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项庄舞剑 志在沛公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先发制人 后发制于人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 必有一得
还有非成语但为典故的
鸿门宴
万人敌
萧何月下追韩信
竖子不足为谋
斗智不斗力
不到乌江心不死
韩信在项羽手下做卫士见证不少成语的诞生,
四、古代医学典故
古代医学典故
每一个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医学传统,而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国,当然也有其独特的医学典故。这些典故不仅反映了古代医学发展的历程,也展示了古人智慧和治疗技术的深度。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国古代医学传承中的一些有趣典故。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重要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故事中,黄帝是中国古代帝王之一,也是医学的奠基人之一。相传,黄帝亲自传授医道给他的弟子岐伯、雷公,共同编撰了《黄帝内经》。这部经典包含了医学治疗的理论、疾病的分类及治疗等等内容。
《黄帝内经》中有一则著名的典故,讲述了黄帝与岐伯的对话,揭示了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则。典故中,岐伯向黄帝请教如何明确疾病的本质,黄帝答道:“疾病有虚实之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这句话指出了治疗疾病的关键是根据病情的实虚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种思想贯穿了整个古代中医的理论与实践。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是中医学中关于诊断和治疗发热病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了大量关于发热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和药方。
《伤寒杂病论》中有一则著名的典故,故事讲述了张仲景成功治愈了一个患有高热不退的小孩。张仲景发现该小孩高热的原因是夏天竹子生长迅速,而吃过竹笋后所导致。他根据竹子的性质,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药方,最终治愈了小孩的高热。这个典故展示了古代医生通过仔细观察和研究,发现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的能力。
难经
《难经》是传世的古代医学著作,由鲁班医师所著,主要讲述了医学的基本原理、种类及治疗方法。这本书对于中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难经》中有一则关于针灸治病的典故。据说,鲁班医师曾经遇见一个被狼咬伤的患者,伤口深且不易缝合。鲁班医师想到了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将针头在火上烧热后插入伤口,用热力略微烫伤周围组织,使其紧密结合,最终伤口愈合。
药材典故
在中国古代医学中,草药的运用至关重要。不少草药的使用方法和疗效,都有着丰富的典故。
例如,熟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用于滋补肝肾、补虚益精。相传,古人发现山中有一种植物,放牛的牛只吃了这种植物后,不仅精力充沛,体型健壮,还产生了许多小牛。于是,人们将这种植物进行研究,并发现了其药用价值,形成了对熟地黄的使用。
又如,当归是女性常用的滋补药材,有着丰富的典故。据说,古代一位有道之士为逃避战争,与妻子隐居山林。夫妻两人靠着野菜度日,女子却身体日渐虚弱。一天,丈夫发现一种植物具有特殊疗效,采摘下来给妻子服用后,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这种植物就是当归,后来成为了滋补女性身体的重要药材。
通过这些古代医学典故,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对医学的传承和发展。这些典故不仅代表了古人智慧和医术的精髓,也为现代中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医草药和治疗方法将继续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五、古代爱情典故
古代爱情典故是中华文化中一个绚丽多彩的篇章,浸润着千百年的沧桑和人间百态。这些故事不仅描绘了古人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更蕴含了智慧和道德的启示。
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众多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令人沉醉其中。
其中最为著名的爱情故事当属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纠葛。他们从小青梅竹马,相互深爱着对方。然而,他们的感情因为种种原因受到了命运的挑战和干扰,最终以悲剧收场。贾宝玉成为了荣府的公子,而林黛玉只能在贾府中默默守望。他们的爱情故事代表了古代女性的无奈和命运的捉弄,令人动容。
除此之外,《红楼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爱情故事,如秦可卿和袭人之间微妙的情感、王熙凤和薛宝钗之间的纷争等。每个故事都展现了不同的爱情观,让人流连忘返。
《西游记》中的爱情传说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的珍宝之一。在这部神话般的小说中,也有一些动人的爱情元素。
其中最为著名的传说莫过于唐僧和白晶晶之间的爱情故事。唐僧的修行路途充满了艰险和困苦,但他心中一直怀揣着对白晶晶的深情。虽然命运一再地阻挠他们的相聚,但最终他们还是化解了所有的困难,走到了一起。
《西游记》中还有其他一些爱情故事,如孙悟空和嫦娥之间的动人传说,他们用爱情和忠诚跨越了人神之间的鸿沟。
《牡丹亭》的爱情境界
《牡丹亭》是元代文学家汤显祖的一部崇高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独特的爱情作品。它以幽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的爱情牵挂,令人为之动容。
杜丽娘和柳梦梅是两个不同时期的女子,但她们都深爱着同一个男子刘兰芝。不同的命运和时间却没能阻止她们对爱情的执着和坚持。
《牡丹亭》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爱情描写,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它让人们体味到爱情的伟大和纯粹,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女性的内心世界。
古代文艺作品中的爱情印记
除了《红楼梦》、《西游记》和《牡丹亭》,中国古代文学中还有许多其他作品蕴含了精彩纷呈的爱情故事。
在古代诗词中,爱情题材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许多文人墨客通过诗词来表达对爱情的赞美和思念。如李白的《静夜思》、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等,都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流传至今。
另外,古代戏曲也是中国爱情故事的重要承载者。在京剧、豫剧等各种戏曲形式中,爱情故事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通过舞台上的表演将古代爱情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古代爱情典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爱情的深刻思考和赞美。这些典故不仅带给人们艺术享受,更蕴含着智慧和道德的启示。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些动人的爱情故事都会永远地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六、古代唯美句子?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3、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4、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5、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6、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7、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8、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七、古代诚信典故
古代诚信典故
诚信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各种交往和活动中始终保持真实、守信、守信用的品质。在古代中国,诚信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德,深深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古代的诸多典故中,流传至今的许多故事就展现了古人对诚信的高度重视和崇尚。
孟子传家宝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主张「仁政」和「王道」,并将诚信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故事中,孟子讲述了一个关于传家宝的故事。他说,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之学者储粹糟而守诚信,以报国家家。今之学者则储粹糟而不顾,唯利是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古代学者们传承的家族宝贝,他们崇尚诚信的精神,并将其传递给后代。
刘备的诚信
刘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诚信闻名于世。在三国时期,他与关羽、张飞结义,共同抗击外敌。在一次战斗中,关羽被敌方围困,处境危险。刘备得知情况后,主动派人向敌方求情放行。以诚信为根本的刘备坚守友情和义气,最终赢得了敌方的信任和关羽的生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只有凭借诚信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张衡的谦信
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科学家和政治家。他对天文、地理、水利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据说,在任职湖阳郡太守期间,张衡曾经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参与编写一份虚报人口的报告。但是,张衡坚守诚信和原则,拒绝了上级的指示,并坚持报告真实的情况。尽管他的坚持遭到了上级的压力和指责,但张衡始终选择了诚信,坚决不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何种压力和困难,诚信始终是不可动摇的信念。
韩信的誓言
韩信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为人谦虚而富有诚信。据说,在韩信投奔刘邦之前,他曾是项羽的部下。因为一次行军途中,韩信受到伤害,自认为没有执行好任务并对此深感后悔。于是,他在山上立誓,发誓将永远效忠刘邦,并用自己的忠诚和诚信来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从此之后,韩信忠诚地为刘邦效力,并在汉朝的建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获取他人信任和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品质。
诚信永恒
这些古代诚信典故向我们展示了诚信的重要性和价值。在当代社会,诚信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品质。无论是个人生活、职业发展还是商业活动,诚信都是构建信任和良好关系的基石。遵守承诺、坦诚相待、真实守信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秉持的信念和原则。
总之,古代的诚信典故给我们树立了诚信为美德的榜样。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以诚信为基准,不仅对他人负责,更对自己负责。只有始终坚守诚信,才能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塑造和谐的社会关系,并为自己的成功铺就坚实的基础。
八、育才古代典故?
古代教育孩子的典故(绝缨)
“绝缨”这个典故源于汉代刘向的《说苑·复恩》。
楚庄王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必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皆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煞风景?”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宴”。
七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七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七年前不究之恩。
【智慧小语】:楚庄王一时的忍让宽容,无形中却救了自己一命。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用宽容照见人生,人生往往会回报给自己更美丽的康庄大道。
古代教育孩子的典故(朱冲送牛)
晋代有个人叫朱冲,他从小就待人宽厚,特别有智慧,但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上学读书,只好在家种地放牛。隔壁有个人心地很坏,平时好占便宜,三番五次地把牛放到他家的地里吃庄稼。朱冲看到后,不但不发脾气,反而在收工时带一些草回来,连同那吃庄稼的牛,一起送回主人家,并说:“你们家里牛多草少,我可以给你们提供方便。”那家人一听,又羞愧又感激,从此再也不让牛去糟蹋庄稼了。朱冲的待人厚道,赢得了乡邻的一片赞扬。
智慧小语:朱冲礼让恶邻,厚德载物,使周围的风气发生很大变化,乡里路不拾遗,村落没有行凶的恶人,这就是仁者风范。人格贤善,自然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
古代教育孩子的典故(周处除三害)
三国时有个人叫周处,他在义兴非常出名。当然他出的不是美名,而是恶名。因为他个子比较高,从小就死了父亲,没有读书的机会,人很野蛮,动辄就用拳头打人,老百姓都害怕他。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再加上周处,这三者一起危害百姓,当地称之为“三大祸害”。
后来有人想了个办法,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希望三个祸害通过内战互相残杀。于是周处立即杀了猛虎,又下河去斩蛟龙。周处同蛟龙一起搏斗,三天三夜都没有出来,当地百姓都认为他死了,高兴地对此表示庆贺。结果周处杀死蛟龙后,从水中出来了,听说乡人为自己已死而庆贺,方知大家把他当作祸害,因此有了悔改之意。后来他寻访有修养的名人陆云,听从他的教导,洗心革面、改过自新,最终成了非常了不起的忠臣,为老百姓做了很多有利的事情。
智慧小语:人哪有不犯错误的,一个人首先应该知惭有愧,方能悔过自新。有愧即是指对那些下劣诸辈及其所行之恶劣事情,生起极大的忧愁心与厌烦心。
古代教育孩子的典故(学无止境)
苏东坡从小就喜欢读书,他天资聪明、过目不忘,每看完一篇文章,便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经过几年苦读,他已是饱学之士。一天,他乘着酒兴,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命家人贴在大门口。上面写到:“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
过了几天,苏东坡正在家看书,忽听仆人通报门外有人求见。他出来一看,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老太太指着门上的对联,问他:“你真已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了吗?”
苏东坡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傲慢地说:“难道我能骗人吗?”
老太太从口袋里摸出一本书,递上前说:“我这里有本书,请帮我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
苏东坡接过书,从头翻到尾,又从尾翻到头,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认得。他不禁羞愧万分,觉得自己说的大话太丢脸,伸手想把门上的对联撕掉。
老太太忙上前阻止:“慢!我可以把这副对联改一下。”于是在每句前面各添两个字,改成:“发愤读遍天下书,立志识尽人间字,”并谆谆告诫:“年轻人,学无止境啊!”
智慧小语:我们暂时拥有了人身,但凡夫的想法没什么恒常可信的,故一定要夜以继日勤奋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求学的过程中,也要记住“学无止境”这句话,万万不能骄傲自满、得少为足。
古代教育孩子的典故(管鲍之交)
春秋时鲍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二人相知很深。
他们俩曾经合伙做生意,一样地出资出力。分利的时候,管仲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财,只是他家里穷呀。
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说管仲没有才干,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这绝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而三次逃跑,人们讥笑地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啊!”
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为齐国另一个公子纠效力。两位公子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曾驱车拦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带。小白弯腰装死,骗过管仲,日夜驱车抢先赶回国内,继承了王位,称为齐桓公。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
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坚辞相国之位,并指出管仲之才远胜于己,力劝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为相。齐桓公于是重用管仲,果然如鲍叔牙所言,管仲的才华逐渐施展出来,终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智慧小语:心胸狭窄、智慧薄劣的人常常会辨别:这是朋友,那是敌人。智者却一视同仁,慈悲一切众生,因为朋友和敌人两者之间谁有利益还不一定。
九、古代提神典故?
唐代诗人皎然在《饮茶歌送郑容》中写道:“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他甚至感觉,茶还有祛病的功效。除了触觉和味觉,在嗅觉上,古人也是做足文章:古代的文人墨客,尤其爱用熏香赶走困倦。
陆游在《晨起》中写:“老夫起烧香,童子行汲井。” 一大早起来,还没来得及洗脸,先把香点燃,在熏香的氛围中,振奋朦胧的心神。宋朝诗人连文凤在《烧香》中写:“清芬醒耳目,馀气入文章。”淡淡清香,沁人心脾,下笔写文章,也就如沐春风了。
另外,吸鼻烟粉也是备受古人追捧的提神方式。
十、古代恶霸典故?
据《关圣帝君圣际图志全集·全图集·悯冤除豪》释义记载,关羽出身贫穷,少时曾以打铁为生,但其为人仗义,喜抱打不平。他19岁时离家(下冯村)来到解州城,欲求见郡守毛遂自荐,为国家效力。一天晚上他投宿在县城的一家旅馆里,半夜听到隔壁有哭声。他一问才知哭泣的人叫韩守义,其女被恶霸吕熊强占。当时解州因靠近盐池,地下水都是咸的,不能食用。仅有的几口甜水井都被吕熊填住了,仅他家留下一口甜水井,谁要来他家取水就强行收费,并且还必须得让年轻美女来取水。为此不少良家妇女都被他侮辱。鉴于他家势大,一时间大家都敢怒不敢言。
韩守义的女儿就是这样被吕熊霸占的。关羽听罢大怒,直接掂刀来到吕熊家,杀了这个恶霸,解救了不少良家妇女(“圣帝眦裂发竖,命守义至七所,悉斩杀之”)。之后关羽便逃往他乡,仗剑闯天涯了。这就是关羽悯冤除霸的典故,在《三国志》中,即是关羽的“亡命奔涿郡”的故事,关羽由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