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小青石》的主要内容 急急急急

99作文网 2025-05-17 11:52 编辑:admin 124阅读

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童话《小青石》主要是写岸滩上的小青石曾经羡慕蝴蝶、蚱蜢、水晶和玛瑙,因为“他们都到都市里去了”,“要到哪里就到哪里”,“各处往来,见识种种事物,过着有趣的生活”;而对其自己“平静、安适”,“稳定不动”的“无味”生活感到“不习惯”,“过厌了”,“闷得要死”,“希望有谁把我拾起来带到都市去。”后来岸滩上来了一群工人,把小青石拾起来带到都市里,拌成混凝土,铺在马路上,“成为让人走的道路”。起初小青石因到了都市但仍“稳定不动”很“生气”,“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不晓得怎样才好。”但后来经过很多情况的变化,思想认识的转折,小青石看到自己能“和同伴一起,支持着大众的脚”,“为大众服务”,觉得“自己成为让人走的道路,这事情再快乐没有了。”“它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它想: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读罢掩卷深思,《小青石》一文表面似乎讲述什么是小青石最有意义的生活,但探其深源,潜心挖掘,《小青石》一文又有机地渗透着“理想与现实”的启示与教育。

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小青石》一文中,小青石起初到都市前的理想是希望自己能够像水晶和玛瑙一样,“有的成为发簪,有的成为纽扣”“各ν矗吨种质挛铮庞腥さ纳睢保蚴悄堋暗街楸ζ套永锶ァ?“不管成为哪一样,总比闷在岸滩上强!”但结果,小青石到都市后只是被工人们制成一块普普通通的铺路石“和同伴们一起支持着大众的脚”,“为大众服务”,仍和以前在岸滩上一样“稳定不动”。这样,小青石的理想与现实便构成了矛盾、冲突、碰撞。那么,小青石又是怎样处理这矛盾、冲突、碰撞的呢?他先是“生气”,“疲乏”,“闷声不响”,“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不晓得怎样才好。”后来“一年又一年,不知过了多少年,不知有多少万人踏过这块小青石”,小青石终于从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困境中挣脱出来,慢慢认识到“自己成为一条让人走的道路,这事情再快乐也没有了。它不属于姓张的,也不属于姓李的,不是谁的私有物,而是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它和同伴们一起,支持着大众的脚。”于是“他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转而从心底激烈地迸发出“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的激昂真挚的心声。不难看出,小青石在理想与现实间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也存在着矛盾、冲突、苦闷和困惑。但可贵的是小青石在逆境中不自怨自艾,一蹶不振,而是积极地探求另一种真正属于最适合他自己人生的坐标和价值,直至最后成功。

    这就是要求我们教育学生:

    理想与现实之间是有距离的,或有困惑,或有无奈,或有挫折,或有失败,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要经受得住各种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不要因一时的失意而泯灭了心中理想的明灯,失去了人生进取的精神;当理想与现实发生挪移、碰撞、矛盾时,我们应像小青石那样,正确地对待这种挪移、碰撞、矛盾,正确地处理理想与现实失衡的天平。

二、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经过几代、几十代甚至几百代人的苦苦追求、探索、研究、奋斗,却奇迹般地最终变成了现实。

《小青石》一文中,“我们石块的性质是天生稳定不动的”,但这种天生稳定不动的石块性质在小青石自身的不断努力进取下发生了改变:小青石从“岸滩上”“走”到了“大都市”,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理想,打破了“石块的性质是天生稳定不动的“狭隘定义”。这就告诉我们:只要追求,只要奋斗,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美好的理想必将成为明天的幸福的现实生活!

《小青石》一文,是蕴含理想与现实教育的一文,语文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可依据本班学生实际,有机地将“理想与现实”教育灌输进学生的心田,帮助他们端正理想与现实的认识,启示他门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并教育学生:远大的理想是要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联,惟有此,才能真正地、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人生是“非常快乐的”、“有意义的”。从而唤起同学们对未来生活的积极热情,努力要求进步,积极地创造现在的现实生活!

笔者认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若将《小青石》一文作为对学生“的理想与现实”的教育,该文是最为恰当、适用、生动的理想教材之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