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童话故事100字

99作文网 2025-05-05 08:52 编辑:admin 189阅读

一、数学童话故事100字

从前,在海边,有个聪明的孩子,叫西瓜娃。有个船霸叫周霸天,他很想霸占西瓜娃家的枣木船,于是,他与手下来到西瓜祥简渣娃家门口,手下喊道:“西瓜娃,我家老爷听说你聪明,让你帮忙分分财产,分好了,咐仔赏你20两银子,分不好,你的船可就归老爷了。河边停着老爷的19条船,要分给3个少爷。大少爷分一半儿;二少爷分4分之1;小少爷分5分之1。船不能劈,不能砍。怎么样?”西瓜娃眨了眨眼睛,说:“好吧,把我那条船也加上。加上我谨悄这条船,一共20条。大少爷分一半儿,分10条;二少爷分4分之1,分5条;小少爷分5分之1,分4条。剩下一条是我自己的。”这下子,周霸天只好乖乖的拿出20两银子。

二、四年级数学童话故事:狼王应考

以下是 考 网童话故事频道 为大家提供的《四年级数学童话故事:狼王应考》,供大家参考!

猴子从树上跳了下姿缺镇来,说:“小狼王出题考咱们,咱们不会出道题考考他?”

“好主意!”小熊两只熊掌用力一拍说,“猴子,出道难题考考这个独眼小狼王。”

猴子眨巴着眼睛说:“我们家有大猴和小猴,大猴数乘小猴数,把这个乘积在镜子里一照,看到的数,恰好是我家大猴和小猴的总数。让他算算我们家有多少只大猴,有多少只小猴。”

“好题目!我把这道题写在纸上贴出去!”小熊忙着找纸又找笔,写了一张大布告贴到一棵大树树干上。

三天后的傍晚,独眼小狼王又溜进了树林,他想看看他要的10只活兔子准备好了没有。他东转一圈儿没见一只活兔子,他西转一圈儿连只死兔子也没有。迹粗

独眼小狼王大怒,把狼牙咬得“咯叭、咯叭”乱响。

突然,独眼小狼王看到小熊写的布告。

他念道:“可恨的独眼小狼王,你好好听着!你自称狼王,还要10只活兔子,你先把下面的题目算出来,证明你不是傻狼,我们才能满足你的要求。

题目是:猴子家有大猴和小猴……”

独眼小狼王独眼一转,暗道:“弄群猴子想难住我,没门儿!”

他一溜小跑到了河边,他在纸上写了一个1,把1字朝下扮中,往河面上看看这个1字是什么样。

小狼王说:“河水就如同一面镜子,我先照照有哪几个数字,从河水中看仍然是原来的数字。”

通过逐个试验,他只找出两个数字———1和8。这两个数从河面上看仍旧是1和8,别的数字都不成。

小狼王点点头说:“这个大小猴数乘积不是18,就是81。18只能分成1×18、2×9等,看来18不对。81呢?81=9×9,而9+9=18。嘿,有门儿!”

他在纸上写上81,放在水面上一照,水面上出现的就是18。

“哈,哈,我算出来啦!聪明的小狼王!”独眼小狼王高兴极了。他在树林里一面奔跑,一面高声叫喊:“我算出来啦!9只大猴,9只小猴。你们快给我准备好10只活兔子吧!”

小猴和山羊听了点点头,说:“这家伙不傻,要认真对付他!”

三、谁给我说一下关于数学的童话故事啊,一百多字就行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十个手指,除了残疾人与畸型者。那么,手指与数学有什么关系呢?

上篇开头讲的妈妈教孩子学数数时伸出了手指,大概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从手指与数字的对应来开始学习数的。手指是人类最方便、也是最古老的计数器。

让我们再穿过“时间隧道”回到几万年前吧,一群原始人正在向一群野兽发动大规模的围猎。只见石制箭镞与石制投枪呼啸着在林中掠过,石斧上下翻飞,被击中的野兽在哀嚎,尚未倒下的野兽则狼奔豕突,拼命奔逃。这场战斗一直延续到黄昏。晚上,原始人在他们栖身的石洞前点燃了篝火,他们围着篝火一面唱一面跳,欢庆着胜利,同时把白天捕杀的野兽抬到火堆边点数。他们是怎么点数的呢?就用他们的“随身计数器”吧。一个,二个,……,每个野兽对枯启宴应着一根手指。等到十个手指用完,怎么办呢?先把数过的十个放成一堆,拿一根绳,在绳上打一个结,表示“手指这么多野兽”(即十只野兽)。再从头数起,又数了十只野兽,堆成了第二堆,再在绳上打个结。这天,他们的收获太丰盛了,一个结,二个结,……,很快就数到手指一样多的结了。于是换第二根绳继续数下去。假定第二根绳上打了3个结后,野兽只剩下6只。那么,这天他们一共猎获了多少野兽呢?1根绳又3个结又6只,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1根绳=10个结,1个结=10只。

所以1根绳3个结又6只=136只。

你看,“逢十进一”的十进制就是这样得到的。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采用了十进制,这恐怕跟人有十根手指密切相关。当然,过去有许多民族也曾用过别的进位制,比如玛雅人用的是二十进制。我想,没银大家一定很清楚这是什么原因:他们是连脚趾都用上了。我国古时候还有五进制,你看算盘上的一个上珠就等于五个下珠。而巴比仑人则用过六十进制,现在的时间进位,还有角度的进位就用的六十进制,换算起来就不太方便。英国人则用的是十二进制(1英尺=12英寸,l箩=12打,1打=12个旁大)。

大家再动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用到过什么别的进制吗?

取胜的对策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禅者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姿迟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迹袭李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并型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含戚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谈蔽陵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

y

那是几个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