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晋祠 梁衡读后感
晋祠 梁衡读后感:
梁衡先生最早是以其山水游记散文《晋祠》而闯进我阅读视野的,此后,我便留意起这位官员作家,他竟 没有让我失望。
《晋祠》是梁衡1982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作品,当年即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来他的散文《觅渡觅 渡渡何处》和《夏感》也入选中学教材。读到这样美妙的文字,就让我格外地关心梁衡其人其文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我还真在常武购书中心购到了这样的集子, 梁衡早期作品十分擅长描摹山水,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三 句六字,揭开了晋祠美之所在,一句四顿道出流水诱人之处。 这种写山、写水、写景的模式,并不是梁衡所追求的惟一意境,他要求真、求新、求美,把自然与政治、 把山水与伟人融为一体,推出一种新的政治散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知人以论世,读诗以观 心,用这句话去衡量梁衡的政治散文再贴切不过。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梁衡自己这样说。 梁衡写人物,通过考察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奋斗与牺牲、欢乐与悲伤的人生经历,而致力于发现人物的思想和 人格内涵, 进而去追寻人生于天地之间的终极意义, 去拷问一个人之于历史长河的创造和贡献价值.
二、梁衡的夏感句子赏析
夏感的赏析
1、换词去品。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黄金”换成“金黄”好不好?“黄金”不仅写出了色,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夏的“名贵”。赵老师就这么换了,这一换,孩子们不仅“品”了句,还“品”了“夏”。
2、看修辞的妙处。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泠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
3、看句式。“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这两个描写春和秋的句子,概括性强,又生动形象。它们句式相同,字数也差不多,语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
4、看关键词。“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里有“滋”、“凝”两个动词,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夏天“草”和“绿”,一个是如“厚发”的草,一个如黛色长墙的绿烟。两个动词写出了从春到夏的变化过程,“滋”含有发荣滋长的意思,“凝”是凝结之意。再比如:“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烘烤”、“扑打”、“涌着”这几个词还是可以去玩味玩味的。
发现“大声”、“春与秋之间”、“黄金”这几个关键词
三、《梁衡文集》
梁衡简介 梁衡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他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粱衡卷》。 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伟人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四、[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
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
五、梁衡都写过什么文章?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伟人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等。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近年《海思》也被选如鄂教版语文中学教材。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