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00字作文 2015新年感怀
时光就像一条永不停息的小河,匆匆地、悄悄地从人们身边流过。不知不觉中,一个值得回忆的2009年又要悄悄地走了,带走了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岁月,开始我的又一段人生旅程。
期待中元旦的钟声终于敲响了。“当”地一声,钟声庄严而宁静,浑厚而宽广,闪耀着金属般音质的光泽,颤动着优美的音圈波纹,余音袅袅,穿过元旦悠悠地飘荡回响。
此刻,我与千万个炎黄子孙一样,浸浴在这如潮水般涌来的声浪里,身心感受到它温柔的抚摩,浮想联翩,感怀不已。那个遥远的夜晚,篝火在旷野上毕剥燃烧。烤肉叉在三脚架上已熟透飘香,我的远古祖先们围着篝火手拉着手,跳起了欢乐的腊祭舞蹈,庆贺神赐予人们耕猎的丰足和年岁的平安。这时候,子夜的钟声阵阵传来,它第一次充盈着广袤的原野,从此,这钟声交织着无数先祖生命的痛苦和忧伤,漂浮在曲折漫长的岁月长河里。这钟声的一圈圈音纹,又如年轮,嵌刻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参天大树上,栉风沐雨,历尽劫难,却岁岁长青,生生不息。
在这静穆的午夜里,在这冬春节序交替的时刻,我思想的青鸟随着钟声翩翩飞翔,飞越千山万水,在烟雨潆潆的故乡小城的古城墙上空,低低地盘旋。我看见苍莽的城墙下面,有一条清澈的母亲河在无声地流淌。河面上泊着我那童年弯弯的渡船和弯弯的乡梦。我仿佛看见那盏美丽的花灯挂在了门前,同伴们灿烂的笑声风铃般摇曳。呵,故乡的风景,氤氲着醉人的美满。
钟声持续不断地奏响着,它一头衔着古老编钟的大雅礼乐,穿出兵戎战火中的悲鸿哀鸣,绕过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被千年历史的风雨打湿,另一头则连着海关大楼悠扬的报时声,高炉出钢水时清脆的天车铃声,连着轮船远航的嘹亮汽笛,在祖国大江南北辽阔的土地上久久回旋激荡。元旦钟声,带着人们冬去春来的辛苦和甘甜,带着人们对新年幸福的憧憬与祝愿,无穷地延伸着,像磁石紧紧地吸引着人心,又像母亲对游子的殷切召唤。
我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告别了旧年,我们跨入了新的一年。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条新的跑道,也许我还会在这条跑道上跌倒,但我仍会顽强地站起来,顽强地向重重困难挑战。
这篇是写元旦的 你可以对内容进行适当修改
二、回首2015年的三个之最(有小标题和题记)不小于600字的作文
回首2015
——题记
严冬的寒冷,挡不住我们拼搏的激情;洁白的雪花,带着我们全部的憧憬。2015这个对我来说注定不平凡的数字,我却有点不愿意面对,是犹豫,是害怕,也是恋旧。
好怀念,带给我无限欢乐的2015.
初春,我踏青来访,看小草钻出雪被的惊喜,抚摸杨柳新生嫩芽的悸动,饮初融泉水的清凉,聆听百鸟和鸣的天籁,我的指间触到泥土的生机,那是蓬勃的生命,带给我熟悉的充满活力的出发哨音。
盛夏,我漫步这里,这一簇花开的灿烂,那一片树绿的生辉,这一汪水清得透心,风过后激起层层涟漪,纵是骄阳似火,大汗淋漓,我依然精神百倍,因为拼搏,永远是让我热血沸腾的主旋律。
晚秋,我在林中漫游,听风吹树叶簌簌的轻吟,脚踩松针的沙沙乐声,拾起一片落叶,红到极致,虽有瑕疵,但仍然是我见到的最美之一。因为收获与奉献,是让我内心激动无比的最强音。
歩入初冬,大雁早已飞离,小溪河床也已枯涸。虽然萧瑟,但生命还在,还很乐观,它在等一个契机,以便蓄力爆发。我怀着这种心态,努力面对2016。
2016你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走出的每一步都极为关键,但无论向左还是向右,抑或是勇往直前,我都决不退缩,必将全力以赴!
新的画卷铺开,我将用我的笔,描绘属于我的辉煌。
新的硝烟中,各方角逐,谁会主宰这一战场?
再见,2015,你永远存在于我的脑海。
你好,2016,我来了,期望你带给我的兴奋,我不会让你失望,当然,你也是。
三、《我眼中的2015》作文600作文大全
“十年存亡两茫茫,不考虑、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苦楚。”依恋了几百年的苏轼,拖着疲乏的身躯,从书中渐渐地向我走来。
我的面前呈现了这样孤傲的身影:苏轼他一袭平民,头戴斗笠,脚踏木屐,手持竹节,躬耕于东边的山坡上,难怪号东坡居士。可这么一位叱咤文坛的风云人物,运气却是云云的崎岖苦楚,不由让读着苏轼诗词长大的我心田涌出阵阵心伤。
我眼中苏轼是仕途失意之人。这一组数据足以声名统统:36岁他上书神宗,论朝政得失,忏怒王安石,被贬杭州。39岁被贬密州。42岁被贬徐州。44岁受奸人诽语所害,罪名作诗嘲讽朝廷,差点惨遭杀戮,被贬黄州,黄洲那然则个令人自生自灭的处所------我真为苏轼的遭遇感想愤愤不服,莫非他无与伦比的才华,也成为了被祸殃的来由?
我想苏轼也是不大白的:为什么本身同心用心为国为民,仍免不了被放逐黄州的运气,于是他才会用爬山临水、凭吊事业来躲避实际,表达不满。着实他心田何等盼愿能和周瑜一样,“说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扭转这人生不得志的近况,然而在其时,纵有几多激情壮志,又能与谁诉说呢?只能寄情于诗表达情怀,“乱石穿空,惊涛怕岸,卷起千堆雪,山河如画,一时几多英雄。”本日读来我感觉到一类别样的伤感豪放。
我眼中的苏轼是悲痛寥寂之人。在他34岁那年,他生平中最信赖的人——老婆离他而去,老婆的病逝,对他是何等大的冲击。在他被贬密州,孤傲苦闷的日子里,他只能在梦中见到久此外老婆,梦中相见,也只能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十年风雨,含辛茹苦,独自漂荡,无人读懂他受伤的心灵,我可以想象出其时苏轼是多么的伤心。“进展人持久,千里共婵娟。”对付苏轼只能是奢侈的空想罢了。
我眼中的苏轼是浪沙淘不尽的词人。大概他崎岖的经验,成绩了他文学的巨大。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我无法想象中国文学史少了苏东坡会是奈何一番景象,必然会黯然失色的。
我们将读不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的千古美句;我们也浏览不到“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知庐山真脸孔,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言名句……那将是奈何的遗憾哪!
读着读着,苏东坡在我的眼里成了一个孩子,一个饱经沧桑依然不改赤子之心的孩子。我想大概正是这份单纯,培育了他的成绩,让我们本日依然深深记取并永久吊唁着。
在我隐约的泪水中,我看到了他身影徐徐地远去,远去……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