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想知道李斯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格是怎么样的?
李斯出生于中下层官吏家庭,对底层社会的生态非常熟悉。同时他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政治家,对解决猝发的社会冲突有着明确果断的手段。 但是由于他从出身环境中所养成的个性,所以他既缺乏基层民众的纯朴憨厚,又缺乏士大夫的清高自持,所以他夸权、奢靡、贪生、寡情、无义。 这种性格也导致他害死韩非、掩盖始皇帝驾崩的事实到最后被弃市。
二、作文:我眼中的诗人李贺800字
风景是什么?青山秀水彩云追月的清新淡雅,或者是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凄美幽寂?抑或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的瞬间博爱?
对于父母的赞颂在中华民族的上下五千年传承中从未中断过,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的爱就将我们紧紧包围。我们范例啊张口,衣来伸手;我们歌颂父母,但事实上我们究竟回报父母以什么?走出学校,一天的紧张与疲惫轰然崩塌在身上,是谁为我们将肩上的书包拿去?功课的繁复与杂乱使我们措手不及,是谁在书桌上悄然地放上牛奶?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全然消去曾经的苦累,是谁在我们的身旁轻声提醒不要骄傲?所以总能在学校路边的街头转角,有父母在含笑等待着孩子。
我的迷茫,我的心慌。我的心寒,我的孤单。好朋友一句贴心话,翻不过的心墙,至少被开了几扇窗。在青春年华里,朋友的梨涡浅笑似把我邀。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友谊此时古难全。我们的童话游戏,我们的喧闹不合一点点地浓缩,粹出精华,填在心房。我“但愿人长久”,只为与朋友“千里共婵娟”。我们“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不是就要到分别挥手的那一刻了?所以在看到大街上三两个朋友并肩走在一起时,告戒自己要抓住那转瞬即逝的岁月,牢记不断长大的友谊。
陌生人是一个怎样的名词?在路上与他人擦肩而过,是不是先会警觉地查看自己有没有遭窃?曾几何时起,我们的防备心与日俱增?曾几何时起,我们眼中不信任的光芒永远存在?那我们又该如何解释那一场骇人灾难中的众志成城?那一刻,我们撤去防备;那一刻,我们换上信赖;那一刻,我们构出美好境界。陌生的脸孔,不陌生的心;生疏的语气,不生疏的关心。在那一瞬,人性的光辉与博爱被框入永远的纪念册。所以常看见与人擦肩而过的回眸,那不熟悉的脸庞上,熟悉的微笑。
依然陶醉于青山秀水彩云追月的清新淡雅,依然沉浸于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凄美幽寂。重新开始感动于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的瞬间博爱。
三、李斯是奸臣还是忠臣?
李斯并不是用奸臣和忠臣可以评价的,他是一个权臣,一生追逐权利。战国末期,秦朝的建立和巩固,离不开李斯的一份力量,然而秦朝最终的覆灭,也和李斯脱不开关系。李斯的一生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矛盾共同体,既有着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的能力,也有在一夕之间颠覆一个偌大的帝国的本事。
李斯原本是楚国人,年轻时候做过一个掌管文书的小吏,但是却在无意之间,通过一些老鼠参透了他所谓的“人生”,也就是“老鼠哲学”。某天,他在厕所里面看到了吃大便的老鼠,见到有人或者狗过来,那些老鼠立马四散而逃,瞬间散得干干净净。后来又有一次,他看到了粮仓里面的老鼠,那些老鼠不仅一只只又大又肥,见到有人过来还是自顾自的,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就像没看到一样。
李斯认为,这就像人一样,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这个道理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很正确,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确实是非常大的。明白了这个道理的李斯,分析了自己身处的环境,战国末期,每个人都在追逐名利,李斯也不例外,他想要做一番事业,于是来到齐国,拜入荀子门下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即“帝王之术”。因为荀子的思想非常接近法家,所以李斯也被后世认为是法家代表人物。学成之后,他对比了各国的形式,看中了最有希望的秦国。
李斯先是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得到一个小官职,这样也就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有了这个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向秦王进献离间六国的计策,首先攻灭韩国这个主意,也是李斯提出来的。谁知道韩国可能是嗅到了不安稳的气息,派出郑国到秦国修建郑国渠,希望借此来消耗秦国国力,谁知道后来目的暴露,东方各国都派间谍来做宾客,秦国群臣对此表示,这些人不怀好意,建议秦王把他们赶走。于是,就诞生了历史上很有名的《谏逐客书》,李斯也在这些被驱逐的宾客之列,他通过《谏逐客书》,成功令秦王收回成命,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官位,同时告诉秦王,只要是有才能,为什么不能用,不应该因为他的国籍而将他们就这样驱逐。
秦国最终统一之后,李斯的政绩就更多了,废除分封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建驰道,车同轨,这一系列都是他的建议,并且其中的很多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封建帝国。秦始皇驾崩之后,赵高心存野心,因为秦始皇诏令的颁布李斯一定会看到,所以他威逼利诱李斯,用他的家人、官位来劝说李斯,终于,李斯为了自己的功业,选择了成为一只他从前很不屑的老鼠,篡改秦始皇的遗诏,将原本帝国的继承人赐死。尽管后面蒙氏兄弟的死看起来没有李斯的插手,但是他们的死都与扶苏之死脱不了关系,所以,李斯也是间接地凶手。
李斯高看了胡亥,也小看了赵高。赵高事后过河拆桥,反过来咬了李斯一口,这一口,不仅将他的性命断送了,还连带有他非常看重的家人,夷灭三族。此后,秦国更是一点一点朝着覆灭的深渊走去,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