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方法
研究阶段的认识运动是顺向的,即先有材料,后有观点,是由材料而产生观点;而成文阶段的议论运动则是逆向的,即先有观点,后选材料,是由观点来统帅材料。前者是观点的自然得出,后者是观点的强行证明。所以要把研究成果物化为毕业论文,就要把顺向思维方式转变为逆向思维方式,一切围绕论点(观点)转,以它为标准选择论据(材料),以它为纲目组织论证,以它为中心结构全文。在此前提下来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编写论文提纲
一般的短文章打个腹稿就可以动笔,但毕业论文规模较大,材料较多,论证也较复杂,必须编写论文提纲。这可以给自己写作规划蓝图和框架,还可以交教员审阅以得到指导和帮助。磨刀不误砍柴功,不能忽略这个必要的起草环节。
论文提纲首先要拟出标题。议论文的标题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一般不宜超过20字。可以是论题,只是点明文章论及的内容或范围,例如:《贯彻科技强军思想的几点思考》,《试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指挥对抗》。可以是论点,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或主张,例如:《网络在改变战争》,《我军信息作战应确立以攻为主的思想》。也可以形象化地暗示主题,再加揭示内容或观点的副标题,例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从海湾战争谈电子技术的运用》,《户破堂危和唇亡齿寒--对高技术条件下打突击机不打保障机防空原则的反思》。它是全文思想内容的窗口,既要新颖不俗,更要紧扣主题。
论文提纲的主体是用极简炼的文字勾画出全文的论点体系和逻辑顺序。研究阶段所形成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在这里就要见诸文字,进行线性排列。总的观点和主张应作为中心论点以统帅全文,下属的观点和主张则作为分论点以驾驭各个层次。中心论点只能有一个,不管它是一句话还是一段文;下属分论点则必须两个以上,其下还可以划分出更小的逻辑层次。它们之间应体现出总与分、主与从、大与小的逻辑关系。因此,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以及论据材料的选取和论证方法的选用,都要根据证明论点的需要,同时也必须适应读者的阅读心理,使拟出的论文提纲中心论点突出,逻辑层次分明,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观点与材料相统一。
论文提纲的表现形式一般包括如下项目:
标题
中心论点
一、 大项目(上位论点,大段段旨)
(一) 中项目(下位论点,段旨)
1、 小项目(段中的一个个材料)
这些项目及其层次的多少都是因题而定,因人而异,可详可略,可粗可细,可用文字,也可用图表,总之是为了使思维条理化,纲目视觉化,以利于提交教师指导并依次撰写论文。
(二) 起草和修改
根据论文提纲,用连贯成篇的书面语言写出初稿,这是大功告成的重要环节。起草时,一定要有文体感,要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论文构成的三要素,要以议论的表达手段为主,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叙述、说明、描写或抒情的表达手段为主,写成科普文章,知识介绍、演讲稿子或文艺作品。一定要从大局着眼,小处落笔,用中心论点贯穿全文,由点到面组织好论证;把五千字以上的数量作个科学的分配,使各部分的容量大体平衡。至于写作顺序,可以从头到尾,一气呵成;也可以由易写到难,再组合成篇。
万事开头难。论文的开头篇幅不在长而在精,一般要从写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和意义入手,提出问题,或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里一定要写得很新颖,有见地。必要时还需对研究的方法及论文的内容作简要说明,以展现全文的概貌。
入题之后,就要全面展开议论。要围绕中心论点,分成几个部分,逐一地、逐层地,进行理论阐述,反映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所占篇幅最长,最好要编出序码,列出小标题,做到各部分眉目层次清除,逻辑关系明确,论证充分有力。
结尾部分一般要写出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它是一系列论证自然得出的结果,是对开篇所提出问题的理论回答,或是对前面中心论点的补充完善。作者常常在这里针对本课题研究,提出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方向,或理论联系实际,提出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这部分文字不宜过长,要注意前后一贯,首尾照应,成为一个严谨的、完美的逻辑构成。
本人浅见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