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灭的灯观后感,侯发山著
一个小镇,一个老人。
小镇很小,小的只有一条主要街道。
老人也已经够老,年轻些的甚至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七爷”,这是大家对他的官称。
近些年来小镇很兴旺,不仅人丁,各家各户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所以一到了过年小镇上就非常热闹。小镇的灯在七里五乡是出了名的,哪个年夜也招来许多的人看灯。有人说这是因为小镇的风水好,而这风水就是每当过年那条主要的街道上就挂满了街灯。
街灯是小镇的一景,一到腊月二十九,这街灯就高高地挂了起来,一行行,一串串,把这条街道照得彻夜通明。
七爷自己都记不清管这街灯管了多少年,小镇上年轻的人更说不清,就知道管灯的是七爷,仿佛七爷管灯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生产队的时候有人给记个工分,有队里给出做灯的材料,后来生产队没了,七爷就在街上挂了个箱子,谁往里放点钱就放点,七爷收了都是拿来做灯。所以这灯都是大家的,大家也都爱护这灯。
七爷越来越老了,小镇过年时街上的灯花样却越来越多:荷花灯,西瓜灯,各种动物灯,七彩百鸟灯,吉祥宫灯,走马灯,粉红映着碧绿,水蓝托着金红。没有人知道七爷弄出过多少种花样的灯,也没有人知道七爷凭着什么给大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灯。
七爷不是个爱说话的人,除了指挥人们挂灯,他都很少说话,人们只知道挂好灯后他就一趟趟地在街上来回走,对着每一盏灯端详了又端详,看着来来往往看灯的人,对着那一街的流光溢彩。他也偶尔蹲下来,裹紧了身上的棉袄,掏出花两毛钱一盒买的红塔山抽上一颗,只要街上还有一个人,就会有七爷的身影。
突然有一年,县里有人知道了小镇的灯,过年的时候来了几个人,用拍电视的机器拍下了七爷挂的所有灯,还说要采访七爷,再拍拍他如何制作这些灯。镇上的干部告诉县里来的人,说七爷的家太乱,因为他一辈子都是打光棍,他那个家只有他一个人能住,就把七爷叫到镇长办公的地方。县里的人在七爷这里没有问出什么东西,因为七爷本就不喜欢多说话,说了怕是也没用。后来,听说七爷上了县里的电视台,连同他的灯,也连同那许多看灯的人。
第二年镇上一个发了的财主找到了七爷,叫七爷把街上收钱的箱子摘了,说所有做灯的费用他一个人出,只要求七爷在所有的灯上加上他的姓,七爷想了想,但竟把这么好的事给拒绝了,最后,气的那个财主说到了过年那天叫那条街道所有的灯停电。
固执的七爷还是照样做他的灯,照样在大街上指挥年轻的人挂灯,村里有人知道了那件事,就有人来劝七爷,也有人去给那财主说好话。但是,没有人能说得动那财主,也没有人能说得动七爷,于是,在小镇人的心里就暗暗地多了一层担忧。但七爷还是照样用村里人集起来的钱去买做灯所用的东西。
年终于到了,小镇的表面上依旧是充满了祥瑞,街道上也满都是七爷挂的灯,人们看到,已经佝偻了腰的七爷,在街道上来回走着,他脸上那些沟渠显得更深,眉头也锁得更紧。没有人议论这件事,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担忧。看灯的人越来越多,但刚点着一会儿的灯却突然灭了,于是人群里爆发了一片骂声。
也不知道是谁提的意,人们自发地集中在一起,大家凑钱买来了蜡烛,年轻人帮着把蜡烛点着放进灯里,于是,小镇的街道上一片欢呼,人们又开始在街道上观灯。
但是,这是小镇的人们最后一次看灯,因为七爷走了,是过了年后重病一场走的,在他走的那天,小镇的街道上挂满了他自己制作的灯。但是,打那以后,再过年的时候小镇的街变得黑暗了,这黑暗带给小镇的人无尽的别扭,于是,就又想起了七爷,想起曾经不灭的街灯。
二、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
略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审题的关键要准确理解乐家的话“人应隐藏于音乐背后”。材料中华丽的衣服是表面的名利的东西,音乐则代表着人们应该追求的有价值的东西。这其中包含着一种价值观。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心态浮躁,信仰和理想常常抛到脑后。这则材料就是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材料作文,主题还是比较好把握的,一般不会写跑题,但想要拿到高分也不容易。行文时应围绕价值观问题展开作文,如果能够结合社会现实和人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就能为作文增色不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隐去浮华,追求本真。(2)内在比外表更重要。(3)人生的追求在于内在的修养。
三、半命题作文——我总忘不了(必须是学校里的事)要记录人或事
在我心灵深处,往事就像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其间,有一颗最亮的星星,它是那么美丽,耀眼,让我永远也忘不了。
事情起源于上个星期五的体育课。上课时,老师宣布:“这节课我们进行推铁环过关考试。”我一听,头都大了起来,心想:“啊!真惨!怎么偏偏考我不拿手的项目呢?”我忐忑不安地做完了准备活动。老师规定了线路,宣布了规则之后,就说:“如果谁认为自己可以了,就来试试。”一些勇敢的同学上前试去了,而我却一直站在那里,看着个别同学过关后的喜悦表情,胆怯的我一直不敢上前去试,怕别人笑话我,就这样熬过了一节课。
第二节课,少数过关的同学去玩了,而大部分同学仍旧没有过关,老师让我们接着练习。我心想:反正“横竖都是一死”,去试试吧!我在一次次的失败下,终于被打倒了。我赌气将铁环仍在地上,正准备走时,李舒航走了过来,看到我这样,说:“别生气了!让我来教你吧!”我高兴地点点头,想:这回可好了!有高手指点,一定会成功!他马上手把手地教给我姿式,他又告诉我推的窍门,拐弯的方法之后,就让我再试一试。我一推,果然容易多了,可惜到了该拐弯的地方没有拐过去,一连几次都是这样.李舒航看到了我的弱点——拐弯,便示范了一次给我看,又说了一遍拐弯时手该怎么动。我又试了试,发现拐弯时操作灵活多了,李舒航也夸我:“太棒了!”我的信心倍增。
第三节课,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终于有一次,那个圈乖乖地听我的摆布了。我过关了!我去找李舒航向他表示感谢,而他却一笑说:“没什么,换成你,你也会这么做的!”我听后,眼睛不由得湿润了……
冰凉的铁环此时是多么温暖啊! 它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