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与少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写那些方面
写身边的善与恶
二、如何处理好语言知识,听,说,读,写这五者之间的关系
2、说的能力的培养。
叶圣涛把说的能力培养提高到“枢纽的地步”,认为它能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进行,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说话训练,做到读说结合。
听说结合,看说结含,想说结合,做说结合。
写说结台,评说结合,使说的训练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3、读的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书写、计算、观察和表达总称为学习技能的五把刀子。
阅读能力的高低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关键。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教会阅读方法,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要培养阅读速度。
在训练中,从时间上要课课有读的训练,从形式上要朗读、默读、背诵等互相交替。
从质量上要注意速度、理解和记忆。
4、写的能力的培养。
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处理好几个关系:①读与写的关系——由读写脱节,读多写少转变为多读多写。
以读带写。
以写促读。
②写与改的关系——不是多改少写,而是由学生多写。
教师少改,发展到学生多写自改,培养自改能力。
命题作文与多种形式作文的关系——命题作文是一种写作形式,不是唯一的形式。
写作训练形式应当灵活多样。
如命题作文,非命题作文(仿写、改写、扩写、续写、整理材料写、写日记、写j立用文等),分解写作练习(写景、写人物外貌、写场面、写对话等)。
三、以人生路上--多为题的作文
人生路上嫉妒多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朵小花被一壶热开水烫死了!多么新颖的构思!细细品味,实在发人深省!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也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当一个人取得了一定成绩,像画中那朵小花,初放新蕾时,总有那么一些人来“浇烫水”,仿佛“小花”是他们的冤家对头,不置之于死地就心中不宁。
这些“浇烫水”的人往往出于他们的嫉妒心。“嫉妒者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是自己本身的失败和挫折,还有别人和成功!”亚里士多德这段名言,一针见血地点穿这些产生“浇烫水”之类卑劣行为的根源——嫉妒心理。
看到别人的成就,他们想的不是“你好,我要比你更好,”而是“我不好,也不能让你好。”自己不如别人,就要拖住别人,不让别人前进,从此来满足自己的心理。
嫉妒者成天自寻烦恼,为别人的进步而怀恨,想方设法去拆别人的台,把别人拉下来,而不去学习别人的长处。
古往今来,大有人在。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年轻有为,才华横溢,但是为人心胸狭窄。当他看到孔明的才学在自己之上时,愤愤然地怨恨苍天:“既生瑜,何生亮!”他不能容忍一个比他更强的人!于是,他几次三番想把孔明害死。魏军南下,大敌当前,东吴岌岌可危,而作为东吴抗魏主帅的周瑜,却在嫉妒心的驱使下,挖空心思地刁难前来帮助他抗魏的孔明。为了满足自己“天下第一”的虚荣心,他甚至可以不顾国家的安危!这就是嫉妒,它腐蚀人的心灵,玷污人的灵魂,使人的道德低下,从而使很多人像周瑜一样,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湖南名校试卷
然而,嫉妒之心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转化为有利因素,关键看我们怎么引导、利用。
廉颇出于嫉妒之心,处处与蔺相如作对,多次羞辱他,但蔺相如每次都能谅解廉颇,终于廉颇被蔺相如的大局观念所打动了,认识到自己的小肚鸡肠,他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此两人相敬如宾,共同辅佐君王,使赵国更繁荣昌盛,留下了“将相和”的美谈。
人生是条路,漫长而曲折,如果我们能从善待他人的嫉妒,能从嫉妒之心生出羡慕之意,进而化作我们前进的压力,进而把压力转化为动力,那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四、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
陈 梅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使学生懂得基本的写作知识。但是目前在农村学校,许多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说,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作文,也是内容空洞,条理不清,或者词不表意,牛头不对马嘴,让老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现谈谈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一、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认识生活
小学生的生活世界虽然丰富多彩,但是他们常常觉得无新鲜内容可写,写来写去总是那么几件事,为什么他们对身边的生活熟视无睹呢?主要是他们没有学会观察生活。要培养学生的日常观察力,可以先定向引导的方式。可静物观察、活动观察,在学生进行观察时,要告诉学生观察目的、任务,引发他们想象。如,学生观察其他同学读书时的动作和神态,让学生充分、仔细地观察,并认识所要表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学生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在意,让学生多多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写作时就有话可写。在多观察勤思考这一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想写的冲动,不吐不快,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就达到目的。
二、加强课外阅读
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最大的障碍是知识积累少,作文的技巧更谈不上。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注重让学生在掌握阅读要求的同时,不要人为地脱离对作文的训练。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我指导学生进行广泛地阅读,让学生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我经常组织学生读书活动,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浏览、诵读。并鼓励学生多记多写,撰写自己的读书心得、收获,并在读书交流活动会上说一说,评评谁讲最好,谁的收获最大。
三、加强课后练笔
学习课文后的练笔,可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可以学习立意、选村,可以练习续写、缩写、扩写,也可以改写模仿。好文章大多是向前辈名篇学习之后再中上自己的创作写出来的。教师应教学中适时地抓住教材优点,诱导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感悟文章写作技法。
四、仿写是学生提高写作的技巧,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生的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我在教学《乡村风光》习作中,让学生认真仔细阅读《我家乡的小河》、《乡村小院》,体会作者是如何描绘美丽的乡村风光,运用什么手法,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作者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手法,向读者展示了乡村的美丽。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由时间(季节)和地点方位的写作顺序,有条理地说出乡村的风光。学完这课后,写写我们这里的乡村景色,题目自拟。模仿就是习作训练的过程。仿写就是习作训练的一种形式,仿写便于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为初学写作打下基础,培养起写作的兴趣。
六、改变作文教法,鼓励发挥想象
教师在让学生写作时,通常是在课堂上完成作文。这样的做法不便于学生写作,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图书馆、家中、校园、田野、溪旁等地完成作文,这样便于学生对自己的写作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搜集写作时所需的材料。另外,还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情趣、现实生活等将命题作文改为半命题作文,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见识是不同的,命题作文往往局限于少部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受,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发挥想象,可以在写实实在在事物时,加入一些想象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写些童话式、科幻式的描写未来社会和生活的作文。
三、肯定学生的作文的亮点
每一位学生从心里上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我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最喜欢我的作文能从老师的嘴里念出来,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我在写评语的时候,多肯定学生的作文的优点,使学生发扬优点,讲评时,不只注重尖子生,而且面对全体学生。中等生、差生他们更渴望老师的认可。所以我讲评时,对平时较差的学生,努力发现他们哪里写得较好,哪怕是一句话、一小段、一个词都加以肯定、表扬。对较差的习作存在的问题,拿来和学生起讨论,分析原因,让学生出计策,看如何改进,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实践证明,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的学生在一次作文写道:老师,谢谢你,在你的指导下我的作文是越写越好,我真高兴!如果在课堂上时间不够,课后我会找本次作文较差的学生谈一谈,让他们直接从老师这里得到鼓励,同时也得到帮助,这又比单纯的文后评语效果要好。
总之,要想引导学生写好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引导学生勤读书、勤积累、勤运用。学生的作文能力就逐渐提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