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又见那抹微光春蕾杯作文
一、又见那抹微光
在记忆的长河中,在黑暗中的我因为那一抹微光而重拾信心,找回自我。
进入初中以来,身上的担子沉重了许多,在学校累得筋疲力尽的我,回到家中,便再也抵挡不住浓浓睡意的一次次袭击,总是睁不开眼睛,上下眼皮不由自主地合拢,沉沉地睡去……
那天,外面下着雨,这种天气虽冷却是最适合睡觉的时候。我坐在窗前的课桌旁,一副沉沉欲睡的模样,又费力地抬起头望望窗外,雨淅淅沥沥的下着,这种雨声似乎是一着催眠曲,我入神地听着,然后,握笔的手渐渐放松下来。突然,笔“啪”的一声落到了地上——我估计我是在桌上睡熟了。带着凉意的风夹杂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从窗口吹进,我虽在梦中,身子却仍不住地颤抖,我下意识地用手捂住胳膊,但却无济于事。突然,我似乎听见有开门的声音,便稍微清醒了些,开门的那个人在朝我的房间走来,脚步声越来越近,一直到了我的跟前。那个人叹了口气,低语了一句: “唉,瞧把他累的……”是妈妈的声音。然后,窗户被轻轻地关上了,看得出来,妈妈很是小心翼翼,她一定是不忍心把我少醒,相到这里,我的心中有了一丝浅浅的温暖。忽然,我感觉有件东西被慢慢地披在身上,我便被笼罩在了温暖之中……
醒来时,发现身上有一张小小的棉被。原来,我的温暖源自于它,然后突然地,眼眶就湿润了,以前总是埋怨妈妈,现在才知道,其实妈妈一直都在给予我关怀,只是我没有察觉罢了。哦,原来照亮我心房的微光是细腻的母爱!
时光飞逝,转眼我就上初二了,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但母亲却时时刻刻地关心着我。如今,我又面临着一个淅淅沥沥的雨天,我也是十分的疲惫,但是在我即将睡着时,是母亲的那一抹微光再次照亮了我,让我鼓足勇气向上前进,前进……
二、 又见那一抹微光
寒风骤起,天气一下子冷了。早晨起床后发现天空竟飘起了雪花。晨光熹微中,能看到路灯下星星点点的雪花在轻轻飞舞,思绪不禁飞到了三年前的冬日早晨。
也是雪花飘舞的一个早晨,那天,正是腊八。爸爸在外地读博士,家中只有我和妈妈,虽然也想到了腊八要吃腊八粥的传统习俗,可妈妈说,就咱们两个人,凑各种豆子、各种材料做腊八粥太麻烦了,再说两个人做多了也吃不了,还是省了麻烦吧。不行就晚上的时候喝一罐超市买的八宝粥应景吧!说实话,超市的腊八粥太甜,不好喝。
起床后在厨房洗脸,贪看着窗外飘飞的雪花,看路灯的微光中雪花被照成了淡淡的黄色。妈妈说“腊七腊八,冻死俩仨”,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了。忽然,发现楼前小路转角处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爷爷嘛!只见他戴着一顶鸭舌帽,手里拎着一只保温桶,向我家这栋楼走过来,爷爷微微驼着点背,因为腰腿不好,他的身体微微向一侧倾斜着,但步子很大,好像有些许急促。我赶紧告诉了妈妈爷爷来了。妈妈把门打开,不一会儿爷爷就上楼来了。
妈妈说:“爸,昨天就预报说今天有雪,您怎么还来呀,路多难走啊。”每当妈妈有课时都是爷爷坐公交车过来送我,虽然妈妈跟爷爷说她有课时可以早点把我送到学校,她上班不会迟到,可爷爷总心疼我太早去学校会睡不够,就坚持妈妈有课时他过来。
“我寻思今天不是腊八嘛,千千又爱喝腊八粥,昨天晚上我就泡好豆子了,我还怕路不好走敢不过来了呢,还好刚才我赶上了头班车。”爷爷说着,顾不上拍掉身上的雪花,就到厨房拿了两个碗来,招呼我赶紧坐下。打开保温桶的盖子,一股香甜之气就扑鼻而来,盛到白瓷碗里的是一碗冒着热气的糯糯的腊八粥。红豆、花生、桂圆、红枣、百合、栗子、核桃……里面的糯米也被豆子染成了绛红色。爷爷忽然想起什么,从贴身的兜里拿出来一小包东西。爷爷笑着说:“这是红糖,看报纸上说喝腊八粥放红糖更有营养。”
“爷爷,你几点就起来啦,熬腊八粥不是很费功夫吗?”
“嗨,我四点就醒啦,起来我就熬上了,熟了以后我又让它在锅里焖了一会,这样好吃、黏糊。”爷爷笑着说。
“爸,您也赶紧喝一碗吧!”妈妈说着就要给爷爷盛。爷爷赶忙阻拦说:“别别,我早晨喝了两大碗昨天剩的粥,饱了,吃不下去,剩的让千千晚上喝吧,她从小就爱喝粥。”
腊八粥真的很香甜,我喝着这腊八粥,听着爷爷朴实的话语,忽然觉得眼睛湿润了。爷爷已经七十岁了,从爷爷家到我家要倒一次车,要敢上五点四十分的头班车才能在我们吃饭前赶过来。想到这儿,我仿佛看到了爷爷晚上戴着老花镜在灯下捡豆子、剥栗子;我仿佛看见爷爷在寒风中等头班车那孤单的身影;我仿佛看见爷爷在路灯下那一抹微光中蹒跚走来时那微驼的脊背。只为了我每天能多睡上一会,只为了我能喝上他亲手做的香甜的八宝粥。
那一抹微光,温暖的光。。。
以又见晴天为题的作文
丽丽,一个孤独的女孩。 谁也不曾想过,孤独的丽丽曾是个活泼乖巧的女孩,直到有一天。 那天,她的爸爸和妈妈有些异乎平常,但都非常高兴,对丽丽说:“乖女儿,咱家今天出去旅游一次,来,让妈妈好好给你打扮打扮。”丽丽有些纳闷:平时非常节俭的父母,今天怎么会舍得花钱去旅游?但是,丽丽毕竟年纪还小,思想没那么复杂,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过,接着便沉浸在快乐的幻想里了。 到了旅游景点,呵,好多人呀,而且天气也异常好,晴空万里。这一家人今天可高兴了,又蹦又唱、又跳又叫的,许多人都向他们投来羡慕的眼光。丽丽从来没见过爸爸妈妈如此恩爱和高兴过,所以她认为这是她最幸福的一天,也天真地认为这一天也将会是幸福的开端。但是,这一天却是她幸福的“回光返照”——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听到这个消息,很奇怪,丽丽竟然没有哭,但是神情却变得呆滞了。丽丽呆呆地望着爸爸和妈妈一前一后地走出那个曾经温馨的家,那个使她感到温暖的家,那个曾经充满欢笑的家。 从那天起,丽丽就一直与姥姥一起生活。 人们都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那么没了父母双亲的丽丽又像什么呢?的确,有时她连根草都不如。虽然,她有疼她的姥姥一直呵护着,但是丽丽的心灵已经受到严重的创伤、打击,她的心里一直在回忆着那幸福的、令人羡慕的一天,也是幸福的最后一天。丽丽不知道自己的表情是高兴还是伤心。 丽丽在学校不愿与同学交谈,更不愿与老师交谈。当同学们谈论她的父母时,她的眼神变得更加呆滞了,慢慢地,同学、老师也不愿再理她,在班上,她属于那种可有可无的人。 几年后的一天,天气格外地晴朗。丽丽放学回到家后,看到两个陌生人与姥姥格外亲切地聊着。这俩个人看上去虽然有些陌生,但是丽丽的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她说不出这种感觉是什么,只是觉得很熟悉,很亲切,很踏实。此刻,丽丽的心里莫名其妙地开始激动起来,她看着那两个陌生人,那两个陌生人也眼含热泪地望着她。许久,她们都没有说话,只在用眼神交流着,也不住地点头和摇头。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明白对方在想什么,也可以通过眼睛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这一刻,丽丽理解透了这句话。突然,丽丽打破了屋里的沉默,大叫了一声:“爸!妈!”然后跪下了,并且嚎啕大哭,好像一下子要把这几年来的眼泪全流了下来。爸爸妈妈也向她跪着,哭着,是的,他们欠丽丽的实在太多了,然而丽却没有问他们当年为什么离婚,也没有问现在为什么一起回来了,因为她觉得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一家三口又温暖地聚在了一起,更重要的是从父母的眼神中,丽丽读懂了一句话:“今后,我们一家人再也不分开了,要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永远,永远。” 这天,一家三口又出去旅游了一次。这一次三个人中没有任何人有沉重的负担,也无一人有心事,着实地非常开心地玩了一天,丽丽又看见了那久违的“晴天”。 从那天起,丽的眼神又恢复了小时候的光彩,性格也回到了小时候的活泼与乖巧。渐渐地,同学与老师也开始喜欢她了,丽丽再也不孤独了,整天她脸上都会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在丽丽的生命里,永远会深深地刻着那两个不同寻常的晴天,也正是这两个晴天改变了她的命运,给她带来了莫大的不幸,也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