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混珠的典故

作文网 2023-03-25 18:10 编辑:admin 279阅读

一、鱼目混珠的典故

鱼目:鱼眼睛;混:混岁穗激同,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

从前有一个人叫做满愿,他无意中得到了颗很大的珍珠,许族厅多人都很羡慕他。邻居寿量很妒忌别人用羡慕的眼神来讨论满愿有颗大珍珠,自己也很想拥有。有一次寿量在路上发现一颗很大的鱼眼睛,便误以为是珍珠就捡回家。然后到外面大肆宣扬。后来他们两乎袜人得了同一种病需要用珍珠的粉末和药材才能治好。寿量取出那颗所谓的“珍珠”,大家一看,都讽刺寿量:“你真是鱼目混珠啊”!

【成语故事】从前满愿在市场买了一颗直径约一寸的珍珠,特别喜欢就藏了起来。邻居寿量在路上发现一颗很大的鱼眼睛,便误以为是珍珠就捡回家收藏。后来他们两人得了同一种病需要用珍珠的粉末和药材才能治好。寿量取出那颗叫人辨认是鱼眼睛。

【出处】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 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

【解释】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销棚烂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亏漏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和颤义词】以假乱真、冒名顶替、滥竽充数

【反义词】黑白分明、泾渭分明、是非分明

二、混混沌沌是什么意思?混混沌沌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 混混沌沌 hùn hùn dùn dùn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混混沌沌】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混混沌沌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混混沌沌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3回:“仍然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近义] 浑浑沌沌

百科解释如下:

成语 混混沌沌

发音 hùn hùn dùn dùn

解释 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3回:“仍然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1).迷糊不清醒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烂闭五三回:“z 罗荣统 {仍然是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灾荒得久了,大学早已解散,连幼稚园也没有地方开,所以百姓们都有些混混沌沌。” 梁斌 《红旗谱》三八:“她经常是半睡半醒,模模糊糊的,也不知道是醒是睡,混混沌沌地呆下去。”

饥冲裂 (2).模糊一片,不分明。《老残游记》第七回:“揭起门帘来,只见天地一色,那雪下的混混沌沌价白,觉得照的眼睛发胀似的。”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茫茫的 东海 和迷蒙的夜空连成一片,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混混沌沌。”

(3).亦作“ 混混 ”。象声词。形容波浪声。《文选・枚乘<七发>》:“混混,声如雷鼓。” 唐 李善 注:“混混沌沌,波浪之声也。”

用法 作宾语、补语判念、定语;指人的头脑。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247359.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134835.htm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三、出来混都是要还的历史典故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杀了1亿人,洪秀全也不得好死,被曾国藩挫骨扬灰

四、鱼目混珠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350 成语 鱼目混珠 注音 ㄩ@ ㄇㄨA ㄏㄨㄣA ㄓㄨ 汉语拼音 yú mù hùn zhū 释义 以鱼的眼珠混充珍珠。

比喻以假乱真。

#语本《韩诗外传》。

「滥竽充数」 典源 #《韩诗外传》(据《文选.卷四○..任P.到大司马记室》李善注引)1>《韩诗外传》曰:「白骨类象2>,鱼目似珠。」

〔注解〕(1)典故或见于汉.魏伯阳《参同契.同类合体章》、《尚书考灵耀》。

(2)象:此指象牙。

〔参考资料〕■汉.魏伯阳《参同契.同类合体章》植禾当以谷,覆鸡用其卵。

以类辅自然,物成易陶冶。

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

■《尚书考灵耀》(据《太平御览.卷八六.皇王部一一.始皇帝》引)秦失金镜,鱼目入珠。

典故说明 任P(西元460∼508)字彦升,南朝梁博昌人,仕宋、齐、梁三代。

宋时,举兖州秀才,拜太常博士。

入齐,以汪和樱文学为王俭所重,后任竟陵王记室参军,为「竟陵八友」之一。

齐末,萧衍得势,任为骠骑记室参军棚旦,专主文翰。

萧衍代齐自立,是为梁武帝,任P为义兴、新安太守,有政声。

任P博学多闻,于书无所不读,聚书至万余卷,是当时著名的三大藏书家之一。

曾见宫中内藏四部古籍篇卷纷杂,于是亲自校仇勘定。

任P的文学成就,以善撰表、奏、书、启著称,当时王公表奏,无不请P代笔,起笔即成,不加点窜,因而与以诗闻名的沈约合称为「沈诗任笔」。

他在上任大司马记室时,写了一篇〈到大司马记室〉,来感谢朝廷的提拔。

文中任P极为自谦,形容自己只是像鱼眼睛那样毫无价值的人,却被当作美玉一般来使用。

唐人李善在注解时,引用了《韩诗外传》为证,说明古人认为白色骨头外观看起来像象牙,鱼的眼珠乍看之下很像珍珠。

后来「鱼目混珠」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以假乱真。

书证 01.《张右史文集.卷三七.同文唱和.柳子文.诗呈同院诸公》:「得句 酬数,忘言笑语稀。

自惭初学步,鱼目混珠玑。」

02.明.宋登春〈E子愿书〉:「物有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者,所以为难也。

鱼目混珠,非海客不能识之;燕石似玉,非良工不能辨之。」

03.明.朱诚泳〈送童世奇黄门回京〉诗:「近臣承诏下銮坡,跋涉其如远道何!鱼目混珠须辩早,角弓入酒莫疑多。」

04.《济公传》第一七三回:「我带来三身官人的衣裳靴帽,你同你姐姐都换上,我也换上。

济公说了,见楼下旋风一起,你我就下楼逃走,这叫鱼目混珠。」

05.清.孙星衍〈汉宫访古〉诗:「阿房一炬成焦士,金铜仙人泣移处。

长安所遇故物稀,片瓦千年出荒圃。

……世人知宝宣德制,鱼目混珠吁可悲。」

06.《花月痕》第一七回:「采秋笑道:『鱼有鱼的目,蚌有蚌的珠;你要把蚌的珠,换鱼的目,鱼怎么愿呢?』痴珠含笑要答,剑秋拍掌大笑,道:『痴珠!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一钟酒!』」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以假乱真。

【使用类别】用在「以假乱真」的表述上。

【例 句】<01>这里卖的鱼翅真伪充斥,鱼目混珠的赝品不少。

<02>这地摊货很多鱼目混珠,你得小心免得上当吃亏。

<03>这些鱼目混珠的野山人参须,是用萝卜须根制成的。

<04>不肖商人想拿仿冒品来鱼目混珠,欺骗不知情的顾客。

<05>我这是金字招牌的祖传救命金丹,岂容他人鱼目混珠?<06>收藏古董要先培养鉴定能力,以免买到鱼目混珠的假货。

<07>这游戏就叫「鱼目混珠」,请大家从困丛盘子里挑出真的化石。

<08>我们要 *** 仿冒品,绝不允许鱼目混珠,侵犯智慧财产权。

<09>只见大师走到画作前一看,就说:「这是鱼目混珠的假画!」<10>这家公司为打击对手,故意推出包装相似的产品来鱼目混珠,低价促销。

近义词: 以假乱真,滥竽充数

反义词: 货真价实 辨识 请参考『辨识350』 参考语词 鱼目为珠,鱼目混珍,鱼目入珠,鱼目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