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困惑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作文网 2023-03-25 17:32 编辑:admin 291阅读

一、以困惑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今天是外婆的 60 岁大寿,大伙儿早就准备给外婆好好地庆祝一番。早上九点多,我们全家人便出发了。路上,想到大家为外婆腔毕祝寿时外婆那幸福灿烂的笑脸和快乐的场景,我不禁加快了步伐。

走进外婆家,便看见舅舅和几位叔叔坐着在打麻将,整个客厅简直像个赌场似的,我连忙逃离客厅,来到房间里。这里,阿姨、舅母们正在边看电视边嗑瓜子边聊天,地上已铺满了厚厚的瓜子壳。我非常奇怪:怎滚丛么没见到“老寿星”?今天是她的生日,怎么不见她和身影呢,莫非是找她的朋友闲聊去啦?我东找西找,最后在厨房找到了满头大汗的外婆。我问:“外婆,阿姨、舅母们为什么不来做饭?今天应该是你享清福的日子呀!”外婆边忙边说:“我的乖孩子,今天伍备芹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多么高兴你就让我给大家烧顿好吃的吧。你快去吃东西、看电视去。”

“妈,给我换杯茶!”忽然,从客厅传出舅舅的喊声。舅舅是个大嗓门儿,以往听到他的声音我总觉得很亲切,可这时我却觉得分外刺耳。“哎,来了!”外婆连忙应着。

午饭非常丰富,餐桌上却没有外婆,她像个服务员似的不停地给大家炒菜、添饭,端茶送水。等到大家都吃饱离开餐桌了,她才盛了一碗饭,吃着剩下的剩菜剩汤。吃完后又利索地把碗筷拿到厨房,没过多少时间,厨房便传来了“哗哗”的水声和“丁丁当当”的洗碗声。听到这声音,我跑去厨房,我的眼睛都不相信眼前这一片景象。

我不禁困惑,今天到底是谁生日?

二、以惑为题作文400字

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我们始终不能确定自己是怎么回事,也不明白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需要什么,又究竟可以得到什么。我们仓廪实而衣食足,“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看来孔子早已十分清楚饱食终日并不会让我们完全快乐。困惑是个永远的话题,就像什么是幸福永远也无法说清。

人到世上,本无目的,活着不应该成为问题。困惑的原因是因为人辞别了兽界,却无法进入神界;他不甘于纯粹的生存,却无法达到完美的存在。人既然活着,就要有意义。为生命加上意义,困惑便随之而来。人是注定要与困惑相伴一生的。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他不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二是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这话很刻薄。愿望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到满足的无聊,使得困惑与我们如影随形。倘若真的如此,我们生活的意义何在?仔细分析一下,这话的立足点在于人的占有欲。困惑皆因欲而生。“意有所欲,犹容器之口未塞,空空然而求其满。”

“欲”字从谷从欠,谷为五谷杂粮,欠为生存之欲。欠谷之欲,实为饥饿的本意。在遥远的过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度的物质匮乏,吃饱穿暖成为人类最大的目标。食欲源于对活着的渴求和执着。问题在于,肉体的欲望往往有限,吃饱后,人就有了更多的欲望。超越温饱之上的欲望叫奢侈,人因为奢侈会变得贪婪,欲壑难填,满足感永远显得单薄而短暂。一个愿望的满足让困惑暂时蛰伏下来,它在等待下一个时机,就像韭菜,割长不尽。

可是,没有欲求的人生更让人困惑。没有了欲望的冲动,富足与贫困、幸福与痛苦不再有任何分别;昨天和今天、过去和将来,日子如同一杯白开水。孤独与静寂比死刑还难以让人承受。爱情,婚姻,家庭,工作,友谊,一切的社会生活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乐在其中。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变成积极的体验,坦然才有可能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内容。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困惑与坦然不断斗争与激励的过程

三、以“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健康之惑

一位刚过30岁的小伙子,看起来非常健康,但他一直觉得自己有病,10年之前,他放弃工作,踏上了漫漫求医路——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人放在绝对安静的环境里,他能听到自己全身关节咯吱咯吱的响声。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过分关注则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刚过30岁的小张看上去只有二十四五岁的样子,不管谈话还是穿着,都十分讲究。然而,你怎么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健康而自信的男孩竟然有近10年的求医经历。

“我就是觉得我有病”

    在父母眼里,小张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不愿与生人打交道的孩子。长大后,小张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古怪,与同学总是谈不到一起,与父母也经常发生冲突。好像周围的一切人、一切事都不能令他满意。一个不经意的机会,他接触到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籍,翻完后,他觉得自己存在书中所说的“心理欲望过高”的问题。从那时开始,他便踏上了漫漫求医路。

    小张的第一个医生便是著名的心理医生李子勋教授。在李教授那里,小张得到答案是“你没有心理问题。”从李子勋教授那里回来有一段时间,小张觉得很轻松。可是后来,他愈发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那时候的我基本与外界没有多少联系了,总有一些理想的东西压着我,我把这个世界想像得很完美,周围的人和事很难达到我的要求。我觉得自己一个人被冷冰冰地扔在一个很黑的地方,呼吸困难。而且经常莫名地感到心慌,肠胃也不好。”小张说,“我虽然知道那个心理专家很不简单,可我就是不相信他,开始在书店里搜一些书,并且注意宗教方面的书籍,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据小张介绍,10年以来,为专心治“病”,他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一直往返于医院、寺庙之间,希望寻求一种解决的办法。他看了很多名人的书籍,访过很多名医,也住院治疗过几次,但都收效甚微。甚至有3至5年的时间,他没有任何欲望,觉得自己被死亡压迫得喘不过气来,还被当作抑郁症而治疗过。

“病”根在于适应障碍

    “这是一个极具典型意义的案例。”河北医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李幼东说,这么多年来,小张都找不到一个突出的症状,却又总感觉不舒服以致不能上班,一直以一个病人的角色,生活在一种病态之中。这期间他也很努力地从医学或宗教的角度去探索追寻,在探寻过程中又反复不断地强化着自己是一个病人的感觉,甚至出现了许多躯体化的症状如疲劳。于是更加心安理得地认为“我有病,我不能上班”。

    李幼东指出,小张的情况属于一种人格偏离,不能称之为精神疾病。从性格上,小张属于神经质类型,这类人易敏感,他们追求完美,对自己和外界要求很高,追求成功的欲望也很强烈。这种性格的人很容易遇到挫折,受挫折后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能力面对和解决,也就容易产生适应上的问题即适应障碍。

    鉴于小张一直沉浸在自己虚拟的世界,对于他的治疗,李幼东表示,最主要的是医生要把他从自己设定的理想化世界里,重新拉回现实,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并得到满足。在治疗中,她没有让小张以一种病人的角色出现,而是作为她的助理出现在治疗过程中。目前,小张非常喜欢自己的现实角色并取得了满足感。

    “其实,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李幼东指出,以各种各样理由“宅”在家里的“宅男”、“宅女”们,大部分都是因为在生活中受到挫折,不能适应现实社会。有的人一不顺心便对家人施以攻击性的语言。久而久之就会发展为严重的心理疾患。其实,这是一种人格偏离,因不能适应社会而导致。在国外,有专门的社会工作者或心理专家对不同层面适应不良的人做治疗。因此,她建议有适应不良情况的人群应及时去看医生以做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