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故事

99作文网 2024-04-15 08:38 编辑:admin 261阅读

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故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故事_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拼音】 yùbàngxiāngzhēng,yúwēngdélì

【解释】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就给赵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张开贝壳,水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鹬的长嘴夹住了。鹬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让步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一位渔翁发现,他毫不费力就把它们捉住了。

苏代告诉赵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蚌相争,两国都得不到好处,而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得到便宜。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成了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来比喻争夺的双方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鹬蚌相争  一只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蚌马上合上,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 *** 。”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你就会饿死。”鹬和蚌都不肯互相放弃,这时一个渔夫走来,于是渔夫便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这一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互相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的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二、二虎相争,两败俱伤是什么意思?

两:双方。俱:都。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双方都失败了,并受到损伤。这个成语故事用来形容在争斗中,双方都受到损害,没有一方获利。

战国时期,韩魏两国交战一年有余,但仍分不出胜负。秦惠王想出兵干涉这件事,于是召集群臣征求意见。大臣们众说纷纭,秦惠王一时难以决断。楚国的陈轸便给秦惠王讲了个卞庄子刺虎的故事:“一次,卞庄子看见两只老虎在撕咬一头牛,就想拔剑刺它们。旅店中的伙计劝阻他说:‘现在这两只老虎正在吃牛肉,吃得香时一定会为食物争斗起来。相斗之后,必有死伤,那时再刺那只受伤的老虎,这样你就有杀死两只老虎的结果了。’卞庄子觉得他说得很对,便停手静观事态发展。结果,果然如店伙计所说,于是卞庄子一下杀死了两只老虎。”陈轸其实是以两只老虎来比喻韩、魏两国,建议秦国等韩、魏元气大伤之后,再出兵,那样就会像卞庄子刺虎一样,得到最后的胜利。秦惠王听后对陈轸大加赞赏,并采取了他的建议,决定暂时按兵不动,待时机成熟后再出兵。

三、两个失败者杵着拐杖在一起什么成语

两败俱伤

【解释】:俱:都。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示例】:这两种运动合起来便能够互收效益,分开来定要~。

◎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等

四、两败俱伤什么意思

【成语】 两败俱伤

【全拼】: liǎng bài jù shāng

【释义】: 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

【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例子】: 这两种运动合起来便能够互收效益,分开来定要~。(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