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董奉的故事

99作文网 2023-07-10 09:09 编辑:admin 299阅读

一、关于董奉的故事

董奉。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有很高的道术和医术,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

据《三国志·士燮传》注引,交州刺史士燮得恶疾昏死已三日之久,仙人董奉用自制药丸一粒塞入士燮口中并灌入少许水,捧其头摇消之,食顷,昏死的士燮便神奇般地张开眼睛,手脚也能动弹了,“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

类似的记载详见于《神仙传》中,由此可见董奉医术的高明。

他虽然医术高明,但是给人治病从不收钱,但要求被治愈的病人在他的宅旁种植杏树。患重病而被治好的人每人植杏树五株,轻病患者每人植杏树一株。

几年后,董奉治愈患者成千上万,植下的杏树就有十几万株,郁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这片杏林便被称为“董林杏林”。

每逢杏熟时节,董奉张榜公告,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而是用稻谷换取,一斗稻谷换一斗杏。董奉又将用杏换来的稻谷全部用来救济贫民百姓。

行医济世的董奉品德高尚,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因此闻名遐迩,颂声载道。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妙手回春”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董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也常用这类话语称颂医生医术的高明和高尚的医德。

二、董奉小故事

董奉。

杏林春暖,意思指杏林春意盎然,用来赞扬医术高明。 词语出处: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字君异,侯官(现今福建闽县)人,生於三国时代(约公元221~264年之间)。

三、董奉的著作是什么

公元前26~22世纪时,黄帝是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有中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后世称中医学的“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孔子传》载:“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即无所不通。手,指专司或专情其事的人。医中圣手即是对医生精湛医术的高度称赞。

卢医 《史记扁鹊仑公列传》载: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姓秦,名越人,其治赵简子、太子疾。《列子力命篇》载:医者卢氏被人称为“神医”。扁鹊卢氏即“正统神医”也。

悬壶《后汉书·费长房传》载,市中有一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市头。而他的药给人治病,每每药到病除,十分有效,引起人们的注意。结果发现这个神奇的老头,每到落市关门后,他就跳入葫芦里。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代称。一些开业医生也将葫芦作为招牌,表示开业应诊之意,后人称医生的功绩为“悬壶济世”。

三国时的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不受礼,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树作为纪念。重症愈者种5株,轻者1株。数年后,蔚然成林,红杏累累。他建一“草仓”,告诉人们,要杏果的,不用付钱,只要拿一器谷子来换一器杏果。这样用杏果换来的谷子堆积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民。人们非常感谢他,送他匾额上写“杏林”、“医林”、“誉满杏林”、“杏林春暖”。这些赞誉之词成为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雅称。

传说,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茅草丛中卧着一只老虎。细看没有吃人的凶相,一动不动,抬头张嘴,大声喘气,流着泪,表情很痛苦样子,是求董奉治病。董仔细看了老虎说:“明天此时你来此等候,我给你治病。”老虎点头走了。第二天董奉把两个铁环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张口,铁环用来防虎咬。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咙里的骨头,治愈了老虎的病,后来老虎为了报恩,就为董垂守杏林。今人用“虎守杏林”,意在褒扬像董奉那样高超的医术。

四、与董奉有关的词语

1、 悬壶杏林是指古代医学家的代名词,表示各医家在自己的门派中,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求医学奥秘的状态。2、 悬壶杏林有一个典故,据说战国时期,有位少年拜在老医家张仲景门下学医,因天分聪慧、勤奋好学而备受赞赏,后来成为著名的医学家。他曾写下《伤寒杂病论》,被称为“现代中医之祖”,也被誉为悬壶杏林的代表人物。3、 因此,悬壶杏林指的是一群医学家,他们都在医学领域中不断研究,不断探求,不断创新,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五、董奉的诗

《惜华佗》

——明·罗贯中

华佗仙术比长桑,

神识如窥垣一方。

惆怅人亡书亦绝,

后人无复见青囊。

华佗 (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今亳州谯城区)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六、董奉的成语故事大全

答:杏林春暖是董奉提出的。

杏林春暖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指杏林春意盎然,用来赞扬医术高明。“杏林”也是中医药行业的代名词,典出《太平广记》。

七、董奉是什么人物

【短兵】——你使用【杀】时,可以额外指定一名距离为1的角色为目标。  

【奋迅】——出牌阶段,你可以弃置一张牌并指定一名角色,你与该角色的距离始终视为1,直到回合结束。每阶段限一次。

董奉的第一技能短兵是董奉主要输出的一个技能,也是三国杀中少见的不需要任何消耗就可以达到二刀流效果的技能,唯一的限制就是距离。但在这一点上面,技能二也成就了技能一。所以董奉在国战中是不需要太多包养就能对其他势力造成输出就武将。

八、董奉相关的成语

区别是:

杏林春暖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指杏林春意盎然,用来赞扬医术高明。三国时候,吴国侯官有一位叫董奉的人,是一位很高明的医生,传说有“仙术”,治病救人。他去世后,为了感激董奉的德行,有人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此,许多中药店都挂上了“杏林春暖”的匾额,“杏林”也逐渐成了中医药行业的代名词。

医者仁心:意思是做医生的人应当具有仁爱的正义之心。常用于赞颂医生医德高尚。作为医者,需心怀天下百姓,悲天悯人,治疗病痛。在我国古代就提出了医学必须关注人本身,要求医者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九、董奉的经典故事

雅称:岐黄、青囊、杏林、悬壶。

     岐黄:源于《黄帝内经》的称谓。因为它是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专著,变成黄帝内经围棋黄之术。自然其凰也就成了学医的别名。

      青囊:名医华佗的典故。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有医书装满一青囊送给他,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

      杏林:名医董奉的故事。三国时,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他1度在江西庐山隐居附近百姓文明球衣,但董凤从不收取钱财,只求轻症被治愈者种一棵杏树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种五棵杏树,数年后,董凤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从此人们变换中医为杏林。

       悬壶:修道求仙的传说。费长房跟随一老者学修仙之道,数年后,他术精业成,辞师归山,又得壶翁传增的治病鞭鬼的竹杖,从此悬壶行医。

      综上所述,学医的高级叫法有:岐黄、青囊、杏林、悬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