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99作文网 2025-07-30 06:07 编辑:admin 169阅读

一、忆江南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二、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何处景物?

在苏杭园林中赏月,伴着小桥流水,月色别样迷人。 江浙一带的秋月最具有唐宋诗词里的诗情画意,一动一静,一亭一桥都透着古典的意境。扬州自古繁华,风姿绰约,乾隆七下江南,每次必到扬州。可见扬州的景致之美。“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晚唐诗人杜牧的千古绝唱不知引发了多少人对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联想;《红楼梦》中黛玉思乡想到“春花秋月,山明水秀,二十四桥,六朝遗风”。扬州的秋月,浪漫得来又有点感伤。 俗话说“天下西湖三十六,独一无二瘦西湖”。在扬州,赏月的最佳地点就在瘦西湖,西湖之所以曰“瘦”,一指其长湖如绳,二指其清俏绰约之美。秋日漫步瘦西湖,山寒水冷,秋高气爽,迷蒙柳色,花荫深浓。闲来看丁溪水榭,白塔晴云,登台揽胜,四桥烟雨——在箫声中登层楼,观八方胜景,思六朝繁华,看月下柳如青烟如绿雾,溶溶月,淡淡月,秋色无边,让人流连;“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问桥边芍药,年年知为谁生?”。 在扬州,除了瘦西湖是赏月的绝佳去处外,还可以到个园、何园和竹西公园等名家园林里赏月,更不可错过二分明月楼上的月色。二分明月楼在扬州市广陵路263号,始建于清代中叶,取意于唐徐凝《忆扬州》中“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通过园中的月色、山光、水意、树影、箫声烘托出点点诗情画意。

三、钱塘湖春行该诗押的韵是什么韵脚是什么

这首诗押(i)韵,韵脚字是(西xi)(低di),(泥ni),(蹄ti),(堤di)。

出自:《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

原文: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唐穆宗时期)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唐敬宗时期)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公元823、824年)间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上宽广的,它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前面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

后面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这首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

结构之妙,诚如薛雪所指出:乐天这首诗“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一瓢这首诗话》)。这种“章法”上的“变化”,往往寓诸浑成的笔意之中;倘不细心体察,是难以看出它的“条理”的。

“乱花”“浅草”一联,写的虽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却有紧密的联系:春天,西湖哪儿都是绿毯般的嫩草;可是这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游人来往最为频繁。

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连歌姬舞妓也都喜爱骑马。这首诗用“没马蹄”来形容这嫩绿的浅草,正是眼前现成景色。

“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这些词语的运用,在全这首诗写景句中贯串成一条线索,把早春的西湖点染成半面轻匀的钱塘苏小小。

可是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剧发展之中。从“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一联里,透露出另一个消息:很快地就会姹紫嫣红开遍,湖上镜台里即将出现浓妆艳抹的西施。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

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