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爱乡村的傍晚一文抓住了什么什么什么及什么等有特点的景物进行描写
作者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了傍晚的乡村,抓住了稻田、山峰、西瓜地及水牛等有特点的景物进行描写,突出了乡村的美、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感情。
二、帮写300字写雨的片断
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敲不响那厚重的钢筋水泥的楼房。而瓦屋则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当当的,立即发出悦耳的声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雨势急骤,声音就慷慨激越,如百马齐鸣,如万马奔腾。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轻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时节耳边的轻风,瓦片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
人们喜欢当心中充满怀念与感喟时,一个人静静地坐下听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抱负;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索怀;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思。
雨成了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 答案补充 在飘着细雨的黄昏,独自一人,踏着雨的节奏,走在街道上;很喜欢雨静静的滴落在身上的感觉,那是很温柔的触摸,就象有一双手轻轻的把我呵护了起来。喜欢秋天的雨,特别是雨滴溅落在地面,暴开一片水花的那个美丽瞬间......似乎有雨的歌都有着伤感的故事,而我在这个雨夜倾听着雨的声音,体会着每一个有雨的故事。清新的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很净,很静的美。大街上的一棵棵树木经过秋风的吹拂和秋雨的洗涤,树叶从树枝头一片片地飘然而下、空气中多了几分宁静、幽深的气息。秋意拨心弦、秋风扰思绪、秋月生情致、秋雨注缠绵、秋叶飘凄美 。 答案补充 喜欢在下雨的日子,独自一人坐在窗前,静静地沉思,默默地感受……窗外雨声淅淅沥沥,宛如心中的泪点滴滴,静静地听着嘀嘀嗒嗒的雨声,心中油然升起的是一丝莫名的惆怅。洒向心海的泪,悠长、缠绵,还参杂着几许的惆怅、透露着几丝的无奈,雨是云伤心的眼泪,心总在愁云密布时孤独、落寞地哭泣,内心深处飘落是是一阵阵的心雨。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分手总在雨天,为什么分手一定要在雨天? 雨,下的时候清凉,雨,下的时候灰冷,雨,下的时候心酸。
三、点绛唇姜夔名句
点绛唇·燕雁无心
宋.姜夔
燕雁③无心,太湖④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⑤黄昏雨。
第四桥⑥边,拟共天随⑦住。今何许⑧?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释
①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②吴松:即今吴县,属江苏省。
③燕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
④太湖:江苏南境的大湖泊。
⑤商略:商量、酝酿。
⑥第四桥:即吴松城外的甘泉桥。
⑦天随:唐代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⑧何许:何处,何时。
译文
大雁和小燕似乎无心赏景,从太湖西畔随着飘忽不定的流云向天边飞去。只留下几座孤峰,默然中又仿佛在互相低语:黄昏时将下大雨。
本打算留在甘泉桥畔,与唐人陆龟蒙相伴同住。但如今又怎么样呢?凭栏怀古,只看见残败的杨柳上下飘舞。
赏析
此词为作者自湖州往苏州,道经吴松所作。乃小令中之名篇。虽只41字,却深刻地传出了姜夔“过吴松”时“凭栏怀古”的心情。上片写景。“燕雁”、“数峰”,不仅写景状物出色,且用拟人化手法,使静物飞动,向为读者称赞。下片因地怀古。“残柳参差舞”,使无情物,着有情色,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全词委婉含蓄,引人遐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