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什么写的是动景什么写的是近景?

99作文网 2025-05-06 23:36 编辑:admin 152阅读

《观沧海》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什么写的是动景什么写的是近景?

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的是静景。

原文: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氏扰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樱核戚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脊陵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3.赏析:

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一中国的壮志豪情。

语文考试初中诗词赏析

语文考试初中诗词赏析

1.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评析]:“次”指旅船停泊。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赏析]:(1)首联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2)颈联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3)尾联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4)正、悬点示出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

(5)作者从炼意着眼,用“生”“入”字,使之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

2.田 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 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3.全诗洋溢着一种 “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2分)

14.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2分)

(一)(4分)

13. “乐”或“乐哉”(2分) “忙”(1分)

评分标准:2分。答“乐”或“乐哉”,得2分。若答“忙”字,得1分。

14.示例: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

评分标准:2分,仅作诗句的简单翻译,得1分。

语文考试初中诗词赏析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宏让甚至哉,歌以咏志。

[评析]:曹操的诗词大都气魄雄大、情调悲壮。该诗亦如此。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赏析]: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

(2)②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洪波涌起

(3)③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5)、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本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

(7)、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博大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者铅名。可怜白发生。

6.这首绝好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2分)

7.“可怜 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2分)

6.(2分)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

7.(2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总复习

[考点分析]

从中考题的诗歌赏析题来看,所考诗歌都是课内教读的诗歌,考查点主要是: 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⑴对中心思想的理解;⑵对所抒感情的理解;⑶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⑷对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

3、对诗词语言的理解:⑴对关键词语的理解;⑵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4、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解题思路与技巧]

1、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2、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从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

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6、从诗词的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送别、咏物、爱国等)诗词的思想内容。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还应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