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注释与赏析

99作文网 2025-04-01 23:37 编辑:admin 291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注释与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③。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④。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⑤,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⑥。

注释

①故垒:古时的军营四周所筑的墙壁。②穿空:形容峭壁耸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③当年:当时,或解做盛壮之年。小乔:周瑜之妻。嫁周瑜时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结婚已十年。言“初嫁”是突出其风流倜傥,少年得志。雄姿英发:周瑜有姿貌。英发:指谈吐不凡,卓有见识。④羽扇纶巾:羽扇:白羽做成。纶(guān)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⑤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的倒装。⑥樽:酒器。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祭奠。

赏析

苏轼谪居黄州,游黄冈赤壁矶,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词。全篇将写景、怀古和抒情结合在一起,纵横古今,意境宽阔,是豪放词风代表作。起调将奔腾的长江与飞逝的历史相交织,造成宽阔邈远的抒情空间。然后回到现实,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叹壮志未酬、人生失意的际遇。全词的气氛是开朗、豪迈的,虽然流露了一种低沉、消极的情绪,但这不是主要的。全词既有历史的沉重感,又有对现实的责任感,是一曲磅礴凝重、回肠荡气的悲壮乐章。

赏析苏轼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下面结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作一分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临空飞来,划破历史的时空,用滔滔大江淘洗古中国千百年的英雄人物,实在出人意表,创出了阔大雄浑的艺术境界,读者的思维也仿佛伴着这滚滚东去的江水而放纵奔流,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接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描写古战场的雄壮之景,以势夺人。用“乱”“惊”摹形状态,借“穿”“卷”活化背景,使古战场雄奇豪迈而又富有虎虎生气,一扫“诗庄词媚”的旧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两句又是一幅对联,并且对得很工整,很有气势,这不能不说是苏词炼字艺术的魅力。所以,这三句写景状物,以苏轼特有的豪放之气荡涤着读者的心胸。苏轼的《赤壁怀古》,在仰慕古英雄的时候,自然带出了自己的失意之情。结句“人生如梦,一樽不酹江月”,看似消极悲观,实质上是借佛、道思想放松自己,安慰自己,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豁达。苏轼是一位集儒、释、道思想于一身的书生,在遭受“乌台诗案”的坎坷,身贬黄州之后,佛、道思想的清旷达观襟怀成了他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支柱。所以苏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人生如梦”为和平之语,是豪放之中透出的旷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