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状物的作文 要写作提纲

99作文网 2025-01-19 13:05 编辑:admin 84阅读

写一篇状物的作文 要写作提纲

也就是描摹具体事务的意思

给你些例子

1.春

因为最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这一切!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赋予希望,赋予未来。

没有人知道春天从什么地方开始。春天不像赛跑者那样有一个起点。大概是在艾佛格来的多水的荒野,在奥岐绰比湖以南,春天形成了,蓬勃了,蔓延开来了;在向北伸展时,步伐越来越有力,色调越来越鲜明。在这里,在美国的南端,春天的来临并不突然,不像有些新英格兰山谷那样,刹那之间便开满了罂粟科和毛茛科植物的花。在这里,时令的递嬗是缓慢的,季节的钟摆摆得慢,摆动的弧形线也不那么长。

2.夏

初夏是美的,那是有别于艳阳春的另一种美。如果说春天的美美在百卉争妍,初夏的美就美在万类竞绿。该用什么词来简括初夏的景色呢?“绿肥红瘦”?不,那写的是暮春花事;“绿暗红稀”——这才差不离!“绿”而“暗”,形容绿的浓重;“红”而“稀”,可见芳华渐渐褪了,但还不是绝无。在哪儿呢?我放眼向四周搜索,哎,找到了,田沟边那丛野蔷薇,不正星星点点地开着几朵小红花么?但那红色似乎很淡,淡得近乎寂寞,尤其是映衬在周围的浓绿之中,更显得,“晚花酣晕浅”。再看那绿,却是层层叠叠,无边无涯,绿得沉,绿得酣,绿得触目生凉,绿得照人如濯,一时凝望出神,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染绿了呢。

田野里的麦子,在不知不觉间由青色而变成枯黄,使一片原野顿换了一副面目。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这是告诉我们“春已归去”而是初夏四月的季节了。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儿里跳动着来了。……街上高杨树的叶子在阳光底下一动一动的放着一层绿光,楼上的蓝天四围挂着一层似雾非雾的白气;这层绿光和白气叫人觉着心里非常的痛快,可是有一点发燥。

3.秋

天目山之秋绿得幽。……雨雾锁着绿黛,更觉林木不知有多深;浓云封着山隘,更觉山隘不知有多高;轻雾缭绕着流动的溪水,更不知那溪水有多长。

时候已经将近中秋,晴空是一碧万顷。晨风吹来,立刻令人神爽,如可飞去。稻田中黄熟了的禾苗,时为一种缓而长的波动,同时并传来一阵阵低语。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秋老虎,那是秋末冬前的平和日子,在不同的年份,在十月和十一月里不同的时间,莅临于不同地区。它来去无定时,这是有金黄色烟雾,有充满漂浮及时解脱感的璀璨游丝的时光。冬天脚步的接近更加重了它的魅力,也加强了它的倏忽无常。汤姆斯·狄·昆西形容这季节是“以夏天最光彩多姿的神态,作夏日最后一次短暂的复活,一种在过去无根源,在未来无恒心的复活,像即将熄灭的灯光所发出的回光反照的明朗。”这季节在世界的许多地区有着许多名称,诸如:第二夏、冒牌夏,圣马丁之夏、第五季、秋之夏、众圣之夏、夏之展声、晚来热和老妇之夏。

4.冬

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林像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

太阳像个红球,慢慢的升起来,发出淡淡的光,一点也不耀眼。

地里的庄稼早就收完了,人们正在忙着收白菜。

雾慢慢的散了,太阳射出光芒来。

远处的塔、小山都望得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林也看得清了。

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

树林里落了厚厚的一层黄叶。只有松树、柏树不怕冷,还是那么绿。

5.山水

这里不是江南小镇,自然没有流水人家,也没有碧水连天的景致。

这里是诞生华夏民族的黄河流域,据说大禹治水时曾经跋涉这里。

这里的山水钟灵毓秀,这里的山寨幽静古老,这里的山林葱翠浓郁,这里的池塘波光粼粼,这里的岚霭悠悠萦绕在山间,这里早晚的炊烟袅袅升腾于寨子的上空,这里的山连着天,水连着山,山水草木、古老建筑、民俗风情……都在淳朴自然的生态环境中灵动着。

奔腾不息的浑黄河水,从寨子的前面咆哮着滚滚东逝,宛如一条浓浊淫荡的激流,疯狂地肆虐、猥亵、侵蚀着承载重负而沧桑无语的河床。

寨子矗立于黄河南岸的山坡上,对岸是巍峨绵延的山岳,险峰俊秀地深谷急流汹涌。离南岸不远处的水域里自然形成一个浪高渊深的漩涡,“呜呜”的漩流呼啸声昼夜不息地哀号着在山谷间回鸣,凄楚嗡嗡,仿佛向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子民诉说着“水患无情”。

描写景物,有小标题的作文

大山的呼唤

青青的山,凉凉的水,蓝蓝的天,绿绿的草,一切的一切都使她难以忘记。

记得小时候,顽皮的她经常在山间玩耍。那幽深的树林,曲折的小路,经常使人迷路。而她,在山里住了七八年的她,天天在小树林里玩耍的她,那里就像是她的家。

多少次,因顽皮被父母骂,多少次,因乱跑而迷路,但她,始终没有改变那顽皮的性格,也始终没有改变对那大山的喜爱。

那一年,她带着全村人的嘱托,带着全村人的希望离开了大山,进了城。走在那出山的小路上,倔强的她哭了,哭得很伤心。

十几年过去了,她又回到了大山的怀抱。现在的她,童年的稚气没有了,言谈中多了几分成熟,多了几分富贵。她仍喜欢大山,喜欢它的树木,因为那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随着她的归来,大山上耸起了一座座工厂,人们也住上了小洋楼。人们感谢她,信任她,是她,给人们带来了金钱,带来了幸福。

然而,她不只带来了这些。她的到来,使农民那勤劳简朴的作风渐渐淡化,也带来了另外一件更可怕的事……

从那以后,出去闯荡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没有忘记大山的哺育,都回到了家乡,为人们致富。村里那一根根耸立的烟囱,被人们看作骄傲;那隆隆的伐木声,被人们当作自豪。人们越来越富,大山越来越秃。

终于有一天,狂风带来了沙土,淹没了这个村庄,淹没了人们那为之骄傲和自豪的聚宝盆--工厂,也该

淹没了人们那贪婪的心。

小 径

行于幽径,以绿水青山为伴,确实有说不出的快意。当湿润的空气接触脸宠时,一切忧虑便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像溪水一般的纯粹的快乐与陶醉。四壁的山崖尤如酒坛,把青山绿水酿入,又用岁月将坛盖封紧。当人们偶然掀开坛盖时,万物生灵倾刻便醉了,醉在安详里,醉在沉寂中,醉在连绵不断的画廊里。

在那高高的山崖上,在夜一般平静、夜一般寒冷、夜一般深邃的大裂谷中,我看到了坚毅,一种无坚不摧的平静,一种高不可攀的气魄。它是公然的渺视,但却包容了一切,让树木藤蔓借它的台阶,攀崖延伸,吸取阳光与雨露,让飞禽走兽借凭他的温床,垒筑自己的繁衍窝巢。他渺视他们,却包容他们,以山的臂膀与海的气量去向天地证明,真正的勇者是勇敢与仁慈的主人。身边是柔美的溪流,用她那湿润的恬静去洗礼每一个干涸的灵魂。

她没有群山伟岸的高大身躯,也没有势不可挡的气势,有的只是无限延长的精神与无限延长的情,也就是这种无限的延长和挚着的爱,流淌着滴水穿石的神话般的故事。在那透明的拥抱中,是一颗柔媚却又坚强的心,波浪翻涌着,簇涌着一个既遥远又不遥远的梦,踏着坚实而又不坚实的步伐,演译着一个既可能又不可能的传说。

脚边是美丽的花,纤细的枝条,绽开的花冠,无不表现出美的情愫。不禁惊叹,在这深山中,如此纤弱的花哪里有如此大的勇气去与险峰和大树争夺阳光呢?或许很多事是无需理由的。你看那鲜艳的、妩媚的、却又是短暂的生命,不正是一颗颗散射着美的流星,每一颗都绽放着生命的光彩。头上轻拂着摇曳的树枝,参天的大树用它温柔的手在轻轻地抚摸我们。它们把根留在地底,却把树梢插入了云霄,以仅次于山的高大形象站立在山崖与山崖之间,在阳光雨露、怪石险崖、风雨雷电中,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去渡过生命中的每时每刻,用有机体的本性去完成无机体才能完成的事业,在夹缝中求生之软弱上矗立顶天为立地的尊重与威仪。

山、河、花、木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旋律谱写了一曲青春的乐章,均用不同的词汇去组成了一首生命的诗歌,生命中真实的伊旬园也就此而产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