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人的作文带有评语的
写人作文:我严厉而慈祥的妈妈
我的妈妈,常常扎着一个小马尾辫,他有一对弯弯的眉毛;眉毛下,有一双雪亮的大眼睛;眼镜中间是漂亮的鼻子;鼻子下有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我的妈妈,他有一个慈祥的心。当我在沙地中不小心摔倒的时候,他会走过来,拉我起来,摸摸我的头像抚摸小狗一样,说:“宝贝,疼吗?来,妈妈背你回家擦药,好吗?”当我在沙地中哇哇大哭时,她会用她那亲切而温柔的话语安慰我:宝贝,咱不哭,咱要像‘不倒翁’,摔倒了在爬起来!“……
我的妈妈,厨艺不错,她做的菜,煮的汤,让人光是看这个都“口水直流三千尺。”就别说品尝了。那就是“此菜只因天上有,人间哪有几回尝?”啊!
我的妈妈,她有一颗严厉的心:有一次,我语文的测验全班之冠,我十分高兴,恨不得马上给妈妈看让她表扬我。可是,我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一点都不一样。别人的妈妈看到她们的孩子考成这样一定会大吃一惊,然后好好的奖励她们的子女一番。而我妈妈却只是瞪大眼睛,严厉问:“这个题怎么错了?这题不是学过的么?”其实我也搞不清楚妈妈为什么这样。
这就是我严厉而慈祥的妈妈,她同时扮演了严厉的母亲和慈祥的母亲两种角色。在我心中,我为我有这样一个妈妈而自豪和骄傲。
二、写人记事作文加旁批加总评四百字
最近我收了一个徒弟,他戴着副大眼睛,推眼镜是他的习惯动作,因为想提高数学成绩,便拜我为师。这个人就是咱们班的吴郁飞。
上个星期日,我正在家看电视,“咚咚咚”,门响了。这不,我这个好学的徒弟又来“取经”了,星期天也不让我好好过。他进了门推推眼镜,满脸堆笑,“师傅,请问这题怎么做啊?”我猛一看,妈呀!没见过这种题!我想了半天,支支吾吾地说:“啊,这个……那个……”“师傅,你看这样对不对……”他开始讲他的思路,我听后豁然开朗,心里佩服,但又怕丢面子,便又端出“师傅”的架子说:“对,你和‘师傅’想得一样,近来有进步!”他听后高兴地走了,我却默默地捏了把汗:几日不见,刮目相看啊!
这星期月考,全班数学考90分以上的寥寥无几,吴郁飞得了99分,比我还高一分。下课了,他的脸上没有半点傲气,反而推推眼镜淡定地对我说:“这次试卷简单,师傅没发挥好。”我听后心中得到了一点安慰,真是个谦虚、好学、善解人意的好“徒弟”呵!
从这次月考以后,我在他面前再也不端“师傅”的架子,只想把他当成好“兄弟”,可他一见面却不忘叫我一句“师傅”,我听了,脸上总会热热的,心底在给自己鼓劲:努力啊努力,不然,这个徒弟迟早要超过我这个“师傅”的呵!
【 江梅老师点评】 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或精神。小作者精选了两件事:第一件讲星期日徒弟来“取经”,足见其勤学善思;第二件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徒弟却没半点骄傲之心,懂得为师父留颜面,依旧毕恭毕敬,彰显其谦逊。另外,文章的侧面描写很精彩,“我”的虚荣和紧迫感,反衬了徒弟的坦诚和进步。
【得分】
主题:★★★★★ 内容:★★★★
结构:★★★★★ 语言:★★★★
刊载杂志:《作文100分》(小学版)(2012年7-8期)
三、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四百字带评语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是陈老师,我永远忘不了陈老师对我们的教育。
陈老师在语文上我们班语文课的时候,我们基础并不是十分好,上课时,大家都不太积极发言,生怕答错了,她会批评我们。记得有一次,在讲《草原》这一课的时候,她说:“谁来说说勾勒是什么意思?“时,同学们有时迟疑地举起了手;有的刚举起又放下;有的低着头坐着……这时,陈老师叫了我来回答。我低着头慢慢地站起来,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地说了一番,而且声音小得像蚊子一样。同学们笑了,我羞愧地把头埋得更低了,恨不能有个洞好让我钻进去。这时,陈老师非但没有责怪我,反而亲切地说:”你别害怕,也别紧张,就是回答错了,也不要紧,起码你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这就是勇气,这就是你做得好的地方!“听陈老师这么说,我真的好像勇气十足了,我抬起头看看陈老师,刚好跟她充满鼓励的目光相遇,啊!这目光让我感受到春风般的温暖,感受到慈母般的关爱。我居然一下子开窍了,流利地把问题回答出来了,虽然说得不全对,但陈老师还是大力表扬了我。课堂上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给我、也是给陈老师。
陈老师,您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您像粉笔一样,牺牲自己,留下知识。您就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我们这些小花。陈老师,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是您!
评语:语句通顺、连贯,用词较准确;能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进行描写,把老师值得敬佩之处写具体。
四、浅谈如何写好作文评语
搭建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内 容 摘 要: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给学生下作文评语,则是这一环节的点睛之笔。然而,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它不仅很难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和修改错误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健康的写作心态的引导和高尚人格的培养。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注意评语的艺术性和人文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老师的评语中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热情。“关键词”:评语 艺术性 人文性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套大餐,它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写一篇文辞优美、能博得阅卷老师青睐的作文是千万学子的梦想。我认为这不仅需要考生们的生花之妙笔,更得益于教师高超的评语。因为一段好的评语,不仅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写作文,而且还能促进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搭建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那么如何写好评语呢?一、 锁定范围,拟定好评语的范围一篇文章能够反映学生语文的整体素质,教师评价的内容也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又不能面面俱到,而应该根据作文训练的重点、目标制定出评语的内容。这也便于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有章可循,真正起到训练的作用。例如,我曾经让同学写一篇文章《他(她)向我走来》,训练的重点是评价历史人物,写他们的事迹。因此我此次作文的评语就限定在叙写是否真实、评析是否深刻上。有一篇作文写的是苏武,我在评语中写道:永远的苏武,可谓一肩担尽千古愁,然而乌台诗案把他远远的抛离官场,从而他泛舟赤壁,成就了一篇篇不朽的诗作。“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小作者似乎走进了苏轼,用心在为他做人生的注解,文笔隽永、自然,体现了极深厚的文化底蕴,着实一篇不朽的佳作。这次作文讲评之后,这位同学在作文中运用史料方面显示出深厚的功底,我觉得这与老师有针对性的评语是分不开的。二、 评语要富有朝气,具有亲和力传统的作文评语往往比较空洞、乏味、含糊不清甚至思想僵化教条,格式化尤为严重。“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内容充实”“语言优美”诸如此类的话让学生读之无味,如同嚼蜡,当然起不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学生健康的写作心态的引导和高尚人格的培养更无从谈起了。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写出有朝气、有亲和力的评语,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有这样的评语:生命的苦涩需要抚慰,内心的往事需要暴晒,身上的血液需要打通,无边的黑夜需要驱散——所以,父亲和其他的老人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文末引用但丁的话,用太阳的永恒反衬人的生命短暂,从而引发读者对生命的眷恋和热爱;语言表达上感情充沛,,大量运用比喻句,读来如一条叮咚流淌的小溪,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这样富有亲和力的评语,无疑会让学生有一种更深的感悟,并提高他们作文的兴趣,还能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真正走进了自己的作文之中,从而达到了师生感情的共鸣。三、 含蓄巧妙的指出不足对学生作文的优点,给予肯定是必要的,但指出缺点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做到扬其长,避其短。但是,教师的评语一定要委婉、巧妙,而不能一棍子打死,应给予希望、鼓励。例如“如果你认真的读材料,我相信一定能更好的提炼话题,找到好的切入点”“如果你把字写的漂亮一点,定能锦上添花”“让感情从心泉中涌出,在笔尖流淌,你定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等等。尽管委婉的指出了学生作文的不足,但他们看了会舒心并乐于接受。下次也一定会更加投入的写作文,尤其是会避免在评语中所指出的不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只指学生的优点,他们就会飘飘然,不能对自己的文章做出客观的评价,更不会再接再厉,写出更高品位的文章。四、 评语要做到语言优美,形式多样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的评语一定要尽可能的优美,否则,就会与学生的美文极不相符,大煞风景。同样,语言精美,这也是对学生作文的一种肯定,给学生的一种示范。例如《徘徊黑夜光明间》有这样一段评语:承标题从黑夜写起,“烛光影动,烛焰忽明忽暗”“我的”心灵处于“迷茫之中”,恍惚看到了鲁迅深夜伏案写作,看到了卡夫卡“与自己灵魂的对话”,看到了普鲁斯特的毕生追求,看到了张承志做着他的“静夜功课”……这时,飞蛾来了,“我”看到”烛焰在跳动,翅膀在飞舞”,我听到“满世界的声响,不是呻吟,不是哭泣,而是呐喊,是欢呼”看到了这黑夜中的勇士,“我”不再迷茫,决定“用青春去追求,用智慧去追求”“让那曾在黑夜中徘徊的人们绽开光明的微笑”。这时候,“烛灭了,化成了最后一缕青烟”,“天亮了……”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腾挪起伏,跌宕有致,而象征手法的运用,又增加了文章的韵味。这样的评语是很有启迪性的。另外,写评语的类型也要多样,可以面批面改,及时反馈,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亦可以让学生互批互改,以发现他人的优缺点,最终来提高学自己的作文水平。总之,学生写好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老师要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评语“无声润物”,倾注全部的热情,给学生以鼓舞,以熏陶,以启迪,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逐渐的把学生引上写作的正道,搭建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