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击非典的英雄护士的事迹有哪些?
阿蓉讲述自己为照顾非典病人而舍弃自己的孩子时,乐观的她笑中带泪。 27岁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士阿蓉,结婚后左等右盼终于怀上了小宝宝。但今年春天“非典”来临,她被派往医院临时组建的隔离病区支援。这个时候,只要对领导说一句话,她就可以呆在安全地带。但最终,阿蓉去了,把自己怀孕的情况瞒得严严实实,在隔离病室里奔忙了7天。这个决定,是她一整天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作出的,理由是:“别人帮我顶班,万一感染上了,我会一辈子良心不安。”面对记者,阿蓉噙着眼泪,因为她的小宝宝已永远离开了她——进病房需服用抗病毒药品,刺激胎儿,她无奈于4月3日做了流产手术。尽管躺在手术台上曾嚎啕痛哭,尽管至今还不敢把消息告诉父母,但回想这段艰辛的路,这位坚强的母亲泪中带笑。阿蓉:不想别人替我冒风险记者:接到支援非典临时病区的消息时,你知道自己怀孕了吗?阿蓉:那天我一直没睡觉,反复考虑去还是不去。说真的,那时大家都很恐惧,而且那时我估计自己怀孕了,虽然还没经过医学手段确定。记者:最后你选择了去,而且没有把可能怀孕的事情告诉领导,为什么?阿蓉:一方面那天还没到检验的日子,没经过检验,是否怀孕还不能十分肯定。另一方面,我确实可以找别人替我去,但别人帮我去,没事的话我欠她一个人情,这还好说,但万一有事我会一辈子良心不安。说老实话,我情愿自己有事,也不要别人有事。记者: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决定。阿蓉:我没有说的那么伟大,真的,如果换了是你,你也会这么想,这是很自然的。你想,别人代替你出了事,你自己的心里内疚,怎样过一辈子?记者:那什么时候你确定自己怀有宝宝?那时第一个反应是什么?阿蓉:大概在3月20日左右吧。我经过7天隔离后,在我们医院门诊检验后确定怀孕。我很想要这个孩子,但又不能要。在隔离病房的时候,医护人员每天都要服用一种抗病毒药。第一天我想到自己有身孕,特意没有服用。但不吃药没有抵抗力,我感染上了又传染给其他同事可怎么办?想来想去第二天我还是服了药,以后的5天也都吃了。这种药副作用很强,对胎儿刺激很大。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不能要这个孩子。记者:在手术台上那个特殊的时刻,你肯定要很坚强才挺得过来。阿蓉:那天老公阿强陪我去医院,在手术室外我还能强压住伤心,但一旦自己一个人进入手术室,我就忍不住了。手术室里还有其他要流产的孕妇,她们都比较平静,就我一个人躺在那里嚎啕大哭……到现在,我看到大着肚子的孕妇,心里还是很难过,也一直不敢告诉家里的老人家,怕他们伤心。阿强:不后悔选择护士太太。记者:3月份时你太太去“非典”病区前有没有跟你商量过,那时你们自己是否知道她已怀孕?阿强:3月份她要抽去非典病区前特意和我商议过,俩人都在犹豫,因为那时怀疑阿蓉已经有了孩子。记者:如果你们主动说出来的话,医院的领导肯定也会考虑特殊情况的。阿强:说句心里话,我也知道这种近距离接触很危险。但没办法,工作始终需要人去做,谁让她是做护士呢?如果个个都找借口不去的话,那病人谁来照顾。这个时候去找领导的话,也是让人家为难。记者:现在你是否后悔让太太选择护士这份工作?阿强:没什么后悔的。毕竟从事这份工作就存在危险性,所以我也有点心理准备。记者: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再要孩子?阿强:准备明年再要孩子吧!阿蓉做完手术后有点不开心,我一直安慰她,孩子总是会有的,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想太多。我现在就劝阿蓉好好保养身体,生下孩子后我们接爸妈一起来住,帮忙照料小孩。院方:如果知情不会派她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詹文华说:我兼任胃肠外科病区的主任,这个护士恰是我们病区的。出现这种情况让我非常感动,但我个人也觉得内心很过意不去。这个护士性格比较内向,做事认真,所以导致我们事先毫不知情。如果当时知道她已经怀孕或者怀疑怀孕,我们肯定不会派她去。有这样敬业的护士也是我们医院的骄傲。
叶欣的感人故事
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今年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无形的病魔,看不见、摸不着,即便你全副武装,有时也防不胜防。超负荷、紧张的工作,使人们常常无暇顾及没戴紧的口罩;体力的严重透支,使病魔乘虚而入。有的护士病倒了,叶欣心急如焚。每天上班,她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打来开水拿来预防药,亲眼看着大家吃下去。她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落实各项隔离措施,从医生到护工,一个也不能落下。其检查的严谨和认真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
这是一场艰难的阻击战。
在对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救治中,叶护士长注意到,很多病情危重的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的疾病。原本虚弱的身体明显不敌新疾,多脏器衰竭随时可能发生。此时此刻,挽救生命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更要有精湛的技术和医护的通力协作。原有冠心病,且处于心脏搭桥术后的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面色紫绀,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叶欣护士长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使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接上床边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静脉注射强心药、血管活性药、呼吸兴奋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护士长顾不上休息,拖着疲惫的身躯又投入到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因为还有上了呼吸机的危重病人7床冼伯和9床高伯的护理工作等着她去检查……就这样,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一直伴随着叶欣。她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可谁能想到,此刻的叶欣,是强忍着自身病痛的折磨完成着一次次的抢救和护理。
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除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面对肆虐的非典型肺炎,危险和死亡那么真切地走向医务人员。“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和二沙急诊科主任张忠德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护理工作,有时甚至把同事关在门外,声色俱厉,毫无协商的可能。他们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或少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他们心甘情愿!
“不要靠近我,会传染”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