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一,
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是两个相邻的大国。秦穆公为了实现霸业,主动与晋国结好。晋献公于公元前654年将其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秦晋之好”的开端。
后来,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分别逃往他国避难。晋献公死后,夷吾许以割让河东五城作为条件,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顺利继承了王位,称为晋惠公。但他不仅不履行与秦国的献城承诺,而且三番五次挑衅秦国边境。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派人向秦国求救,秦国不计前嫌提供援助。这是不乘人之危的事例了。只不过秦晋之间的渊源故事还很长,这里不多说了。
事例二,辕门射戟
这是三国故事。袁术派大将纪灵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刘备。吕布与刘备同居徐州,他有两个选择要么帮袁术一起攻灭刘备,这样的话他也有唇亡齿寒之危。所以他没有乘人之危,以辕门射戟化解了刘备的危机。具体是把刘备和纪灵同时请来赴宴。席间吕布提议:“把我画戟拿来,插到辕门外一百五十步地方,如我射中画戟的枝尖,两家罢兵;不中,各自为之”。结果射中画戟,免了一场厮杀。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