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文比赛,以美丽中国在我心中为题,原创,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中国,一个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铸就了她的不朽功绩;五千年的历史铸就了她的繁华壮观;五千年的历史铸就了她的大好河山……
我曾经背着包,走在北京的故宫里。四周是雕梁画栋、白砖玉瓦。特别是那,翠柳拂水、云影浮动、花木扶疏,时不时有几只小鸟落在枝头,愉快地唱着歌儿。遥想当年,刚刚迁都至此的明成宗朱棣是否为它的气势与美丽而赞叹。我不禁感叹:“中国之美——景色美。”
当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更铸就了她的美丽。有一句话说得好:“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有散文。”中国人,望着天上的月亮,能吟出“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听着龙力画眉鸟叫,随即诵读出“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来到江边,看到那滚滚江水便诵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中国文化不仅有诗歌,更有壁画。那些壁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壁画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那些飞天有的凝望天边,轻声吟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琴弦;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中国之美——文化美。冬虫夏草……
我在锦绣华南里边看到了大片大片青翠欲滴的树林,同时也看到了悬崖和山峰。在那里,一个大山洞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和牲畜。在那里,另一个大山洞里,是一所学校。洞顶成了天然的屋顶,几块木板隔成了几间教室,孩子们就在这里上课。往校生每天上学都要翻过一座大山,山洞就成了他们的路标。我想,苏州是块宝地,我们的日子过得多快乐,多幸福啊!不过他们也算在锻炼身体,他们可比我们能干多了。我们也要多锻炼身体,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祖国。
中国景色美、文化美、人更美!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所有的武警官兵都在紧张地救人。经过几个小时的搜救,终于发现了一位中年妇女。只见这名女性两腿放在地上,双手撑地,姿态十分独特。就在人们感到奇怪的时候,一位眼尖的军人从她的腹下面找到了一个婴儿。在婴儿的被子里有一部手机,上面写着“亲爱的宝贝,我爱你!”在场的八尺男儿舞步为其落泪。是啊,这位母亲用她的爱感动了别人。就在最近的澳网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李娜两次受伤却毫不气馁,虽然与冠军失之交臂,却赢来了尊敬!
中国,我爱你!爱你的景色美、文化美、人更美!中国,美丽。
二、作文让我们的家更加美丽600字左右
美丽中国,我们的家
——读《美丽中国》有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善待他人即是善待自己。但是,人类又是怎样善待地球的呢?人类从地球身上无情地汲取着利益,森林消失了,空气混浊了……地球还给我们的是一个灰蒙蒙、肮脏的环境,以此来作为对人类的报复。
当人类刚刚进化到世界上时,人类和自然保持着良好、和谐的关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清水,呼吸不完的新鲜空气。自然对人类表现的非常友好。
随着年轮的转动,人类的发展越来越快。人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有能力去征服一切的。于是,人们把一双双脏手伸向自然,鸟语花香的森林变成荒芜的沙漠,珍奇活泼的动物变成了人们身上的皮衣、脚上的皮鞋和饭桌上的食物……随之,自然开始报复,一群群老鼠冲进城镇,吃掉人们家里的米,一群群白蚁冲入非洲的农庄,留下了一个个农夫的白骨,何等让人痛心的报复啊!
随着大工业的加速崛起,大量污气废水的排放,人们不得不每天呼吸着灰尘,已无健康而言,而森林的消失,导致了水土流失、气温升高,终于,洪水无情地肆虐着大地,摧毁无数人的家,干旱让无数人只能找树皮、草根吃。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地球是人类的好朋友,当我们的朋友被我们摧残的伤痕累累时,这是什么感受?地球和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有必要去爱护它,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
如果每个人都善待地球,人类和自然一定会保持和谐的氛围。
美丽中国,我们的家 汪芯草 600字
三、以美丽中国为您点赞为题的作文
先来讲这样一个故事吧!语文课上,老师读完一篇文章,问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一个男孩默默地在位子上说:“赞一个。”老师听见了,回头白了他一眼,说:“踩你一脚!”
“点个赞”与“踩一脚”是网络世界中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就在屏幕的右下脚。不论看完什么,它们都会跳入你的眼帘,躲也躲不掉,这进的你或许满腹牢骚,或许是高兴万分,随手就点下它们中的一个,或许片刻之后,刚刚那篇文章对你的影响已经烟销云散,可你点下的赞却依然在那里。
点赞是文章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主动,咱们权且不说它的好坏,先来看看我小时候的“主动”。小学时,老师每学期会找上两篇文章让我们在中午传阅,一人一天,阅读文章的同时在小本子上留下自己的感想。许多同学留下的感想比文章本身还长。传到我时,看完文章,又看看前面那么多同学的感想,仿佛就像是全班整齐的在教室里讨论一样。
互联网这一平台切断人们见面的机会权且不说,那是大势所趋,但文章下面的留言板被强行删除字数,有的甚至完全销声匿迹就被简简单单的“点赞”、“拍砖”两个图标取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开始时,我总是尽可能地精减我的字数,像发短信一样尽可能地把每一个字的空间都利用上;渐渐地,评论框找不到了,我便开始在读完文章后谨慎地考量这篇文章该不该我赞,值不值得我赞。当然,我也真心地希望别的“点赞”的人,也是和我一样的。
有一天,某个朋友加了我为好友,瞬间就赞了我一篇关于星际进行的日志,我以为遇见了知己,急忙问:“你看懂了?”她回:“没有,只是觉得很厉害。”听了这话,又看看自己的那么多赞,我叹了口气:看来现在给我点的“赞”只能说是活动手指的痕迹啦!
现在想想,也不能说人们变得那么随意。网站节省运营成本固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们生活也已经变得“碎片化”了,“快餐式”的消费让他们没有时间思考,更无时间评论。相比之下,“点赞”这种互动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了。
我无权说“点赞”是好是坏,它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一个碎片化、快节奏时代的缩影,而我只希望它快些过去。
篇二:点赞
这天早晨,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神秘地对大家说:“为了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我们要重新排座位了,但是我们不再以个子高矮、成绩好坏为标准排座位……”教室一下子炸锅了,大家都转头看一眼自己的同桌,等待老师继续说下去。王老师偏偏欲言又止。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