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提笔忘字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写一篇议论性的文章,观点明确不少于500字。谢谢
提笔忘字现象如何应对?使用电脑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电脑造价越来越低,性能越来越高,方便快捷及娱乐功能使电脑走进更多的家庭。在城市,一个家庭拥有一台以至多台电脑已经很常见,在农村,有经济能力的家庭也已经用上电脑。如何防止由于电脑的普及而使提笔忘字现象普遍蔓延,这是需要马上应对的紧迫问题,目前从教育部到学校、社会、家长,都对这一问题引起了关注。专家建言建策,提出应对办法,见之于各级报刊、网络。在这里,我提出几点个人的意见:
1、通过国家立法,坚守中小学生、中小学教师及师范院校学生的汉字手写训练制度。为什么要国家立法?因为但靠社会、学校和家长,已经无法阻止这一现象的蔓延,国家现在不立法,局面将不可收拾,损害的是国家和全民的根本利益。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曲突徙薪,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手写是识字的基础,只有通过长期不间断的手写练习,牢牢地记住汉字的音、形、义,才能有效地克服电脑时代出现的提笔忘字现象。汉字手写训练在中小学阶段尤为重要。这一阶段,将钢笔、毛笔、粉笔的书写作为基础课和必修课,列入教学大纲,提倡教师和学生写一手工整美观的三笔字,并将写字与学习成绩挂钩。教师和师范院校重视书法训练,更具有示范意义。在中小学校,应该规定不收电脑打印出来的作业;在大学,也应提倡大学生、研究生作业或文章时同时提交手写文本和电子文本,减少过度依赖电脑的程度。中国古代重视书法,科举考试的试卷,内容之外,便是看书法的好坏,一甲第一名(俗称状元)的试卷,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书法工整漂亮,不能有错字、别字。宋代话本《赵旭见仁宗皇帝》,说赵旭试卷写得非常好,只因为将“唯”字的口旁省了一笔,写成了撇折点,尽管主考官和赵旭本人都解释说,这两个字可以通用,但仁宗皇帝还是取消了赵旭的进士资格,这在今天看来未免过于苛刻,但严格的要求会产生一丝不苟的作风。书品即人品,恢复汉字书写的优良传统,可以产生像颜真卿这样正直、严谨、刚直不阿的优秀人才。人人严谨,个个不苟,这个民族便算得上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2、制定措施控制中小学生使用电脑的时间。作为办公用具,电脑在当今时代已经必不可少,而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电脑的使用利弊俱在。我国中小学生压力大,自律能力弱,一旦有了电脑,通常不是用来辅助学习,而是成为沉湎游戏的工具。即使作为学习工具,由于电脑输入比手写方便快捷,也会依赖电脑而废弃手写,产生提笔忘字现象,甚至利用电脑从网上抄袭别人的作文,从小养成剽窃的不良习气。因此,即使经济发展了,家庭富裕了,学校有钱了,也不宜提倡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或长时间使用电脑,因为它非但不会促进学习,反而拖了学习的后腿。给中小学生配备电脑,不提倡配备个人电脑,而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由学校实验室统一配备,合理安排使用。对孩子使用家庭电脑,也要有适度的控制。一般来说,中小学生每天使用电脑应控制在2-3小时之内为宜。
3、依靠国家投入,研发汉字输入与汉字书写两相促进的智能软件,全民推广。提笔忘字现象既然是伴随着拼音输入产生的,因此解决的办法是研制出较少产生这种弊端的输入软件。五笔输入法由于与字形有一定联系,所以较少出现提笔忘字现象,但由于需要记住众多的字根,并且加以组合,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较少有人使用。据反映,长期使用五笔输入,由于运用拆字法,也会产生认字不完整的情况。目前国内已经研发出三笔输入法软件,使用起来比五笔输入法方便,又能够比较有效克服提笔忘字现象,值得推广。但我国应该有更好的汉字输入软件,目前的笔写软件普遍出现识别响应慢和识别率不很高的问题,而且还要配上写字板,所以使用的人不多。电脑的普及是大势所趋,使电脑既成为方便的书写工具,又能够保持个人书写风格,增加电脑书写输入的乐趣,让学生、老师、家长、朋友、读者能够从原稿欣赏到作者的书法,再现中国书法传统,这样的软件会受到国人欢迎。不用配写字板而直接手写输入并且保持个人书写风格,同时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转换成为统一字体的软件,既方便快捷又可以克服提笔忘字,这种软件的开发,不应该是个人或企业的行为,而是提升为国家开发战略,由国家组织研发,统一推广使用。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提笔忘字的现象。
提笔忘字,悲也?幸也?800字作文
此时此刻,我正在用熟练的指法敲击着电脑键盘,指尖在排列错落有序的键盘上面飞舞,一行行汉字快速地出现在电脑的屏幕上。
通过键盘输入汉字、完成一篇文章,这依赖于技术,但它不是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已经影响、侵袭了人类几十年。
曾经的曾经,打字还是需要专门学的。而如今的我们,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们,用键盘打字简直不值一提。这个,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把键盘输入作为重要的让社会认知的途径。而当年,只要你有一手好字,娟秀的小楷,潇洒的行书,狂傲的草书,都是你的一张名片。
当年的我们,在小楷本、大字本等上面都狂练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和其他大家的毛笔书法,家长对我们的期望更高,不求写出什么行当,毛笔字练到可以每年过年写春联等等吧。
现实中,带有键盘的设备太多了,手机、电脑等等,即便现在有些触摸屏设备没有了物理键盘,但是它有软键盘,当年盛极一时的语音输入并未成为主流,而手写输入受到识别率和操作习惯等方面的限制,也并未成为众多人的最爱。键盘输入,仍然是人们熟悉而广泛应用的方式。
提起键盘输入,曾经流行的两个词是盲打和指法,就是不用看键盘而能够轻松地输入。亲爱的朋友,一个键盘有多少键?没有固定答案,100个左右吧,因为曾经出现过83个、101个、107个等等多种版本,要记住不同键的对应的不同字符、功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不容易,我们学会了打字,而且后来熟能生巧,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快得有些机械、有些麻木。很多时候,我们因为键盘输入而忽略了笔,这个久违的家伙。更可怕的是,当偶尔有机会使用笔去写字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提笔忘字。是我们脑部衰老,还是长期使用键盘输入而导致的机能退化?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键盘输入的横行,也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没有个性。我们很难轻易从方块、标准化的文字中读出一个人的性格,而当年的手写字则易如反掌。
我忽然有一个念头闪过。多久没有用笔写过一封信?1年,2年,抑或是10年。我数不上来有多久,不过还算说得过去的是:我前两周,去敦煌出差之余,去了莫高窟游玩,门票恰好是一张明信片,我和同行的朋友几乎同时蹦出一个想法,手写寄给谁。我寄给了远在家乡的父亲,那位朋友也同样寄给了父母。
在这里问一下列位,现在已经是8月份了,大家今年有否给家人写过一封信?不管有或者没有,我都建议自己和大家一起在中秋节期间给家人写一封信。或许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疏远家人太久了,即便是父母在身边,那是否可以写个小纸条表达一下自己的问候、关切之意?
似乎手写是一种让人追忆的事情。开始回忆,说明人年纪渐长?写几个字,其实并不难。我相信敦煌之后,我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对那次手写明信片的美好回忆,尽管上面只是写了惯常的一句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有得到就有失去。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时代。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