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作文,三年级120字
天是端午节,早上妈妈煮了粽子。我问妈妈为什么端午一定要吃粽子啊?妈妈让我自己去网上找答案。后来我在网上查了,原来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二、3年级包粽子作文130个字
期六的下午,妈妈和奶奶.姑姑一起包粽子。
他们先把米淘好,然后再把小花豆洗好,就可以包了。妈妈煮了煮粽子叶,找了些线。妈妈打开粽子叶把米放进去,然后把它卷起来,包好了正好是三角形,妈妈再用线缠起来,第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让妈妈教我包粽子,妈妈答应了,我把粽子叶打开,我把米放上,因为我放米放的太多,有些米掉了出来,妈妈赶紧把米扫了。我接着包,我怎没也包不起三角形,最后妈妈帮我包了起来。妈妈和奶奶.姑姑赶紧把剩下的米全都包了。包粽子真好玩,妈妈一看还有些粽子叶,赶紧把没洗的米也洗了。妈妈洗完了,就让我包。我想,我要好好包。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越包越好,好多都成型了。剩下的妈妈就该煮了,妈妈把水烧上就煮了。
三、小学三年级作文《我会包粽子》
端午节快到了,为了纪念屈原,我和妈妈在家包粽子。我和妈妈准备了糯米、黑米、绿豆、冰糖、火腿肠、枣、板栗和葡萄干。我找了一个盆子,把黑米放上一点,糯米放上一些,我用手搅拌均匀后开始淘米,淘完米后,倒上水开始浸泡,我们还把粽叶用水也浸泡了一下。过了一会我去看了看泡的米和粽叶有什么变化,我发现泡糯米和黑米的水变成粉红色的了,因为黑米和糯米一起泡,所以糯米被黑米染成灰色的了。泡粽叶的水变黄了,闻起来有股清淡的青草味,刚买来的粽叶干巴巴的,像一碰就碎似的,是一种干枯的颜色。用水泡过之后,它变得柔软了,颜色变得鲜艳了,也好看了,像一个大竹叶。
经过三个小时的浸泡,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我把米捞出来,沥干了水,我发现米变大了。妈妈帮我把火腿肠切成小丁,把枣和葡萄干清洗了一遍,又把绿豆捞出来,泡绿豆的水变绿了,他明显变大了许多。开始包了,我拿了两片粽叶光滑的一面朝内,卷成一个漏斗形的,然后放上一些米和枣、冰糖、绿豆,最后我把它像折星星一样折了起来,一点也不好折,米一点也不老实,总是往外跑,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做起来怎么这么难?我和妈妈包的时候老是漏出米来,我们一边包一边想,包的一个比一个好,包好的粽子用线五花大绑起来,但绑的时候要小心翼翼,一漏米就前功尽弃了。我包的粽子有板栗、火腿和八宝三种馅。
粽子包好了,我包了八个,妈妈包了二十多个。需要下锅煮了,过一会我就能吃到我的劳动果实了。经过一个小时的时间,粽子煮熟了,我闻到了香香的味道,,我顺着香味走到厨房,一眼就看到了煮熟的粽子,我伸手去拿,哎呀!烫死我的手了。妈妈帮我剥了几个粽子,我尝了尝,太好吃了!今天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而且玩得很高兴,真是一石二鸟,一举两得。
四、小学三年级作文《说话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