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背不如牛背稳,漫言起码胜骑牛”什么意思,写以这为话题的作文该怎么写
直译:马背不如牛背稳当,不要说骑马比骑牛好,(虽然骑马快,但是容易摔倒,骑牛虽然慢,但是安全)
人应该脚踏实地,不能贪功冒进。
二、爸爸小时候放牛牛吃庄稼作文
我从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骑牛、放牛。虽然是丫头,和牛的交情也是匪浅的,不过在乡里丫头放牛倒也是非常自然和普遍的。第一次上牛背是从牛头爬上去的,那时候个子挺小,因为是自家的牛,没有感觉害怕,老牛也认人的,爬上牛头后,老牛把脖子向上抬起,我扒着牛脖子顺着牛脊就爬上去了,坐在牛背上象得胜的将军,感觉还真威风。从此,我渐渐喜欢上了骑牛,那时也许是小孩的一种虚荣吧,牛背上的感觉就是威风,坐在牛背上我可以嘲笑我的那些小朋友们:嘿,胆小鬼。我甚至嘲笑大我6岁的姐姐,因为她从来没爬上过牛背。正因为如此,休假时放牛的任务是非我莫属了。
放牛的时间基本选择在下午3点左右,日头不太毒了出门。一顶草帽就是全身的装备了,赶牛鞭都不需要。别看牛是庞然大物,但自家的老牛却是非常温顺,把牵牛的绳稍为紧一紧它知道要停了;用绳轻轻在牛背上拍两下,它知道要前进了。把牛绳向右边拽两下,它知道要向右转弯,(牛绳都是系在牛鼻子右边的。)它的温顺有时真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我总是非常尽责地寻找一些草儿比较肥的地方让老牛饱餐。我的家乡有大片大片广阔的原野,在田梗与田梗之间有许多除水的小沟,而这些小沟里的草总是生长的极其茂盛,再生能力也特强。老牛吃得挺开心也挺仔细,之所以说它吃的开心那是我当时想的,因为老牛吃草的时候从来不抬头也不东张西望。我骑在牛背上可以悠闲地看我喜欢的小人书(那时因为看的东西少,小人书是百看不厌的。),吃着阿婆做的老面馍馍,心里真是喷香啊。时间渐渐地过了,太阳在地平线边缘成了一轮红的有点耀眼的大圆盘,老牛的吃兴也减了,时不时地会抬起头看着远方,好象倾听着什么的模样,我和老牛都知道该回家了。看着老牛右边已经饱满的肚子,我有一种成就感。在和老牛相处的这个下午和以后的许许多多个下午,我和老牛是同伴也是朋友。天大地大,在那广袤的一片绿的包围中只有我和老牛,我感觉是快乐和幸福的。我相信那个时候老牛也是快乐的吧。
人一生的记忆中存储的画面是有限的,但我现在却分明地看到那双温顺的牛眼和牛背上曾经孩童的我。想念老牛。
三、两牧童骑牛写作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四、牧童骑黄牛这首诗改写成记叙文,适当描写人物的心理,100字左右
清晨牧童骑牛来到树林里,这里的小草非常的鲜美,牛儿安静的吃着,牧童悠闲地趴在牛背上,哼着昨天从妈妈口中学来的歌曲,忽然,他看到近旁的一棵树上几只蝉儿争相的唱着歌,知了`~~知了~~~真有趣,心想要是把他们都捉回家,送给隔壁的盲婆婆,他一定会很喜欢的。于是,停止了嘴里的小曲,骑着牛儿悄悄的靠近了正欢唱着的蝉儿。
五、日记大孤山老子骑牛
是《拣宝》
第83章 老子西游,紫气东来
六、我家的小嘚瑟——小牛 作文
我家有一头小牛。它膘肥体壮,四只小柱子似的腿,棕黄色油亮的毛,两只刚露出的小角让人感觉是那么的可爱,那条细长的尾巴末端长着油光发亮的毛有些微卷,在后面甩来甩去。有时不停地在肚皮上拍打,那是在驱赶蚊蝇。
我和这头小牛的关系可好了。小牛一见我来,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发出亲昵的叫声。我还没到它身边,它就迫不及待地把头从栏缝里伸出来,鼻子里直哼哼,喷出一股股暖气,还伸出舌头舔我的手。每次我去牛棚看它,总要给它带一把青草。牛一看见鲜嫩的青草,就“唰唰唰”地大口地吃起来。它伸出舌头把草卷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尾巴欢快地甩动着。它一边吃草,一边不时地抬起头来,用感激的目光望望我,似乎在说:“小主人,谢谢你!”
每到星期六,我并会牵着小牛到田间地头去吃鲜嫩的青草。在它吃得津津有味时,我并会悄悄地骑上牛背,哼起小歌,体会牧童骑黄牛的快乐滋味。有时小牛很乖巧,我坐在背上悠然自得;有时又显得相当地淘气,它把头头一甩,后腿一蹬,屁股一翘,很轻松地就把我从它身上滑了下来。
这样的小牛真惹人喜爱。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