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感?

99作文网 2025-06-24 11:37 编辑:admin 161阅读

什么是美感?

审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在审美主体身上所引起的愉悦感受和欣赏、评价等心理活动与心理过程。又称审美感受。在性审美领域中,美感是由性审美对象身上客观存在的美在审美主体心中所引起的喜悦、欣赏心理及对其做出审美评价的心理过程。广义的美感又指审美意识,即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它包括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广义的美感在性审美领域中,即指审美意识。美感具有直觉性。当人们接触到美的事物时,往往无需经过认真的思考、逻辑的推理或理论的论证,就能一下子直接感受到事物的美。美感之所以具有这种直觉性,一方面是因为审美对象总是具体可感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审美经历总能在大脑中留下记忆,将审美经验储存起来,长期的审美习惯还可以形成条件反射,这样,当美的信息一传入人的大脑,马上就能唤起审美记忆,加上审美条件反射,美感就产生了。美感的直觉性并非意味着美感中没有丝毫理性的东西,实际上,美感是以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

美感具有情感性。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好恶爱憎,充满了情感色彩,性审美中更是如此。美感的情感性是由美具有感染作用的特点决定的。美感的情感性也并非脱离思想理智的孤立的情感,而是涌透着理性,经过了理智引导与规范的情感。特别是在性审美中,只有理性和情感统一起来的美感,才是性审美健康的保证。美感具有个体差异性。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在欣赏美的时候,面对着同一个审美对象,各人所产生的审美感受往往是不完全一样的。即使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审美对象,时间、空间不同,也会产生出不同的审美感受。这就是审美活动中的个体差异性,或叫做美感的主观性。审美活动中的这种个性差异,完全是由审美主体包括审美能力、文化艺术修养、生活经验、思想感情、道德观念以及特定的心境、注意等心理因素在内的主观条件的不同造成的。因此,审美活动也是对审美主体的一种检验。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情操,都会在审美活动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在性审美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美感还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的特点。审美感受既受审美主体个性差异的影响,又受审美主体所处时代、民族、阶级等社会条件的制约。所以,除美感的个性差异外还具有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特性,这便是美感的时代性、民族性与阶级性。审美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必然要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习俗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到审美实践中,就表现为美感的时代性。美感的民族特点同样是非常明显的。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同一民族成员受到这些相同条件的影响,必然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某些共同的因素来,而这些因素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就构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阶级差异同样会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

美感具有共同性。审美活动中尽管存在着个体的、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差异,但我们不能把这种差异绝对化。事实上,即使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审美主体,对同一审美对象往往仍能找到一些相近或相似的审美感受,这便是审美活动中的共同性。产生这种共同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审美对象来看,有些审美对象本身没有或较少阶级、民族或时代的差异如自然美、形式美以及一些思想政治倾向比较淡薄或隐晦的艺术作品等;就审美主体来看,即使分属于不同的阶级,但因为生活在同一时代或民族,仍然可以有某些共同的审美趣味、习惯与理想。不同时代的人们固然具有不同的审美意识,但审美意识作为人类一种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仍有历史继承性的一面。民族与民族之间也是既有差异也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因素

比较优美,壮美和崇高的美学风格上的不同,并用具体的艺术作品来说明

优美和壮美

一、优美和壮美:两种不同形态的美

(1)优美

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以和谐、协调、一致、均衡、统一为特点。优美的本质属性是和谐。在它的内涵中,必然和自由、主体与客体之间均处于协调和完善状态。在外在形式上,它呈现为柔媚、优雅、纤巧、秀丽、飘逸、安宁、淡雅的美。优美能给人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从自然的角度看,优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社会的角度看,优美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画面:依次出现:

自然景色:杭州西湖

人物形象:唐代舞俑、蒙娜丽莎、椅中圣母、维纳斯

2)壮美

壮美也是一个和谐、自由的审美范畴。它不同于优美的只是它的表现形态,它以雄浑、刚性、壮观、粗糙、怪异、迅疾、巨大为特点。

壮美的外在形式常突破或违背形式美的法则,给人以惊心动魄、振奋精神、开阔心胸、激情荡漾的审美感受。

画面:依次出现:掷铁饼者、高山大河、海洋

二、优美和壮美的区别

优美和壮美没有质的区别,但从量的方面可以作如下的区分。

1.空间形体的大与小。

2.时间上的疾速与缓慢。

3.量上的强与弱。

4.性质上的刚与柔。

5.式上的规则与奇特。

崇高的特点及审美特征

崇高的特点是美处于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的矛盾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的气势。其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坚韧的特征。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崇高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艺术作品中。

画面:依次出现:

自然中的崇高

艺术中的崇高

社会生活中的崇高

崇高与壮美的联系和区别。

1、从形式上看,崇高与壮美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在空间形体巨大的事物上,既可以说其壮美,又可以说其崇高。

2、二者之间的区别。

1)空间形体巨大的事物要划入哪个范畴,则看其在内容上与人的关系如何。看它与人是敌对的,还是与人是同一的。同一即壮美,敌对即崇高。

2)在审美感受上,壮美感是人对与之同质的雄伟事物的欣赏,是从快感到更大的快感;崇高感却是人因战胜了一个可怖的对立体而产生的快感,是由痛感转进为快感。但是,从人类的实践力量发展来看,崇高客体有可能向壮美客体转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