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者》为题,对比论证,200字

99作文网 2025-01-18 23:35 编辑:admin 230阅读

一、以《师者》为题,对比论证,200字

师说》的行文开篇立论,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阐述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又指出学者存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和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作者在首段阐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师说》第二段重点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作者借三组对比:

1、“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的结论,带有疑问语气,简单的说就是造成圣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比,得出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结论,带有肯定语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对比,得出“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结论,带有讽刺语气,讽刺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

二、《师说》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有何作用?

运用了对比论证,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三、师说中李愈谈"从师而学"的必要性,从哪三个方面对"不从师"的现象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1.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爱子则师而教,于己则耻师。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群居而笑。

四、师说中 今之众人 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用第二段原文回答这一事实

chashu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