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举的例子而论,你侧重于用空性观察,疏于用因果观察。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事不离理,理不离事,理事不二,理事要圆融起来。所以必须面对的事,就要正面面对,尽心尽力做好,至于能否成功,要采取随缘的态度,心里不要有求,有求就有求不得苦。一个事物的产生,都是无量因缘的和合而形成的,事情不能成功是因缘不具足。我们想这个结果出现,就要在缘上下功夫,条件培足了,结果自然会出现。空观能帮助我们破执着,但不要堕入豁达空,拨因果。
佛法修学,要依戒定慧,戒就是要守规矩,戒的精神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每天该干的事,比如早晚功课,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本职工作,不想干,这就是放逸,这怎能圆融?你的圆融当何解?在我们这个修学层次,圆融是指心里不执著,无挂碍,事上要依教奉行,真干。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