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道德素养比科学文化素养更重要的原因 要多说,这是辩论题目,我是思想道德重于科学文化的一方
德才兼备,德为先。人、物相比的优势,在于人有思想,而不是计算机或词典。
社会,不能只是一个人的,是群体;有德才能接纳和融入群体,被认可和共同创造科技文明。
二、提升公民素质如果说道德更重要有哪些论据呢?古今中外都可以.
道德观念是个博大精深知识源泉,“道”从字面上看是有脑袋的人才在天地间行走不断的追寻人道主义的真知灼见;从理论上讲有《论语》、《天问》、还有道家理论等等(其中包括思想方法、行为准则、和人类发展正确方向和途径。)当然目前的理论研究还没有解决全面的道德规范问题;从现实社会上讲道德风尚是文明社会的主要(也是首要)标志。
三、求人格修养比知识积累更重要的论据
人格可分为三方面讲。第一,它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第二,它是个人的道德品质;第三,它是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总之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别于他人的,一贯的行为倾向和反应模式,也就是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所以首先积累知识只是完善人格的一种手段,更多是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培养.陶冶和锻炼;其次知识水平高.高等学历的人如果人格不够完善,只会伤害别人,伤害社会;最后即使知识积累得不够,文化稍缺欠,只要不断完善人格,就一样造福社会。我国著名精神卫生专家陈学诗教授说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的可塑性会越来越小。”青年后期人格的特征大体形成,因而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应客观分析人格特点,发现缺点和不足,及时地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培养和锻炼,所以说大学生完善人格比积累知识更重要。
如果人格得不到完善,那你能保证将所积累的知识用到促进社会的发展中吗?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完善人格就起到了将知识的积累引入正轨的作用。
如果人格不够完善,你知识积累再多又有和用?清华大学高材生刘海洋用火碱和硫酸伤害黑熊是因为知识积累不够吗?
有关的资料显示:研究生、博士生等高知识水平人才的犯罪率明显高于普通学历的人,难道这还是个别的现象吗?相反如果知识学的不够,那就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促进社会的发展吗?
求职道路上,由于知识积累不够而应聘失败,只不过是人生一个很小的挫折,但如果人格不健全,就极有可能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抵不住诱惑,犯错误甚至犯罪。权衡一下,请问孰重孰轻?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