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畏到有畏的智慧
人生一切,是从无畏的探索键猛开始,到有畏的恪守结束。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无畏到有畏的智慧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到大家!
人生,年少时往往轻狂,暮年时常小心谨慎。轻狂,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情万丈;谨慎,是“事事留心,处处在意”的循规蹈矩。年轻时,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需用无畏的精神去开拓。待到功成名就时,面对着自己的天空,我们却需要有所畏,所谓“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正是他不畏死亡的尝试,让我们如今的饭桌上又多了一道美味佳肴。无畏之人易成功,一个人要想探索成功之路,没有无畏的精神是行不通的。
爱迪生在第8000次失败时仍然没有被眼前巨大的困难吓倒,放弃对电灯灯丝材料的寻找,他一如既往地投入到研究实验当中,最后他终于成功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找到了理想的灯丝材料,从此电灯来到了这个世上,给亿万人带来了光明。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正是无所畏惧,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支撑着爱迪生走向了辉煌的成功。
巴斯德为了拯救病人,大胆给狂犬病人注射了试验中的疫苗,结果,他的无畏不仅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同时也将他推上了成功的峯巅;李时珍坚定信念为医学做贡献,他亲尝百草,置生死于度外,“药王”的美名流芳百世……太多太多的先哲们的经典故事告诉我们:一切,从无畏的探索开始,只有无畏,才敢放敏返开手脚大胆尝试,大胆创新。无畏,是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
然而人生不仅需要无畏,有时也需要有所惧。在到达人生的巅峯,见识了“一览众山小”的景象,感悟了“居高声自远”境界,精神得到提升之后,我们必然会对某些伟大的力量心存敬畏。不然,无畏变成了妄为,将会带来可怕的灾难。
唐太宗打下了大唐江山,登上了天子宝座,屹立于人生之巅时,明白了“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知道人民力量的强大,所以心存敬畏,虽主掌大权,却不敢任性而为。他时时刻刻感受到人民的压力,兢兢业业地守住了自己的职责。终于,历史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一个强大的大唐横空出世,震撼了世界!桥亮饥
唐太宗心存对民之敬畏,于是才能严于律己,为民着想,他始终有畏的恪守,成就了千古美谈。心存敬畏,才会居安思危,才会殚精竭虑、发愤图强,才会保持理智与清醒,让事业不断发展向前。有畏,是成功的保险丝,心存畏惧,方能恪守自己的一方天空。
一切,从无畏的探索开始,到有畏的恪守结束。如果你还在迷途之中跋涉,那么请你不要惧怕眼前的阴霾;如果你已经穿云拨雾,屹立于山巅,请你一定要心存畏惧,处处小心,不要恣意而行。
无畏与有畏,人生之大智哉,朋友您不可不察!
二、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议论文
本题思路参考:一、可着眼于“常有人勉励青年要无所畏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颂扬一种排除万难、锐意进取的精神。二、可落笔于“人生在世,也当有所畏惧”,阐明人应当“畏”什么(回答可以是“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尊严”“敬畏文化遗产”“敬畏民意”“敬畏法律”“畏惧心中的道德律”“畏惧规则”等;可联系孔子的名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以及为什么要畏惧。三、还可辩证分析,提倡在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勇士的同时,存留一份敬畏之心。
参考拟题:1、勇者何惧?2、敬畏之心不可无3、懂得敬畏是美德4、人道让人“畏”。
三、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①,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2)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 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 人不懂得天命而下敬畏,轻佻地对待地 位高、德行高的人,轻侮圣人的。”
【读解】
一个人该不该有所畏 ?
有一句话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这句话作 狭义的理解是有道理的 。但如果作广义的理解,像有些人所认为 的那样,指一个人应该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什 么可畏惧的,那 就不一定妥当了。 试想,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岂不是连走私贩毒,杀人越 货,铤 而走险都不怕了吗?
那我们拿这个人可真是难办了!
所以,一个人总不是要有所畏才好。
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这是孔子所要求我们 的。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三 大方面的问题:天命关于信仰,大人关于社会规范,圣人之言关于思想权威。一个人有了这 些敬畏、信 仰就会有所皈依,生活就会有所规范,思想就会有一个中心。在 此基础上活着 ,生活才会觉得有目的,人生才会感到有意义,一 切的事业感、成就感,才会油然而生。 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这 些敬畏,这些信仰、规范和中心,那就会恣意妄行,无视社会思 想和行为规范,无所不为,无恶不作,因而是非常危险的。
这大概就是有所畏的哲学,有所畏的辩证法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