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读书随笔
首先,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抒发作者最为真实的感情,这一点十分重要。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肯定会给我们裨益,阅读的过程中,那些喜欢的内容会悄悄地浸润我们的灵魂;不喜欢呢?我们会和作者展开讨论,虽然这种讨论是在我们内心深处进行的,依然会是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的心灵会在这样的讨论中成长。 其次,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有作者独到的见解,而且,这种见解最好能够结合我们的课堂,如果我们读的是教育类书籍。生活类的呢?独到的见解最好能够结合我们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结合,是我们对阅读的一种再创造,也是阅读改变我们的素养的明证。 第三,一篇好的读书随笔,语言应该是流畅的,语句应该是优美的。只有运用流畅的语言,优美的语句,我们的作品才会在第一时间被读者所喜爱,并且因为喜欢我们的语言的缘故,很快被我们的感情感染,为我们独到的见解折服。 第四,一篇好的读书随笔,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引人深思的。这样的主题,才符合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主题能够感染读者, 爱上读书。 第五,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能够写出书所吸引人的关键,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的推荐我们喜欢的书籍,才能够给读者指出阅读方向。 对阅读的一点点思考,希望老师们多多批评。一是要率真,纯真。既然是随意而写,最好不要虚构,不要涂饰。写真事,抒真情,直言自己的认识见解,虽不一定完整深刻,却因为来自生活,发自肺腑,自有它的生命力在。譬如徐喆雯的《求医》,写了她挂急诊的经历。看病谁没有经历过,有什么好写?然而作者并不这么想,或许是这段经历已深深刻在她的记忆中,因此,虽是随手写来,却把她患病的痛苦、父母的关切和医务人员的冷漠对比着写,通过一系列细节,真实可信地写得丝丝入扣,感动着读者同她一起呼唤“医德”的降临。你可以说她写得太浅,你也可以说她就事论事,未揭示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但我觉得,能写得真实可信,令人感动,对于一篇中学生的习作,也就可以了。有了这样的叙事基础,今后的提高是并不难的。反之,为了讨好老师、家长或编辑,事情还写不清楚就动脑筋虚构、造作,以至于抄袭、拼凑,把成人的“瞒”和“骗”那一套先学过来,那才是可悲又可怕的。我们要从随笔的“真”开始,来抵制和扭转作文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二是要引人向善。随笔要写得真实,是否意味着什么都能写,写什么都是“如实反映”呢?也不是。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我们每天亲历、亲见、亲闻的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有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也有没意思、卑微琐碎甚至丑恶奸邪的。要写,要反映,我们的目光应对着什么?我们的兴趣应当在哪里?我们当然要关注主流,理直气壮地歌颂正面的美好的事物。就是要反映负面的消极的事情,也应当抱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清是非和善恶。是是非非、祛恶扬善,该是我们必须养成的习惯。就拿詹颖珏写的《心底的旋律》来说,面对一批孤儿院里的小朋友,人们大多是同情、怜悯的,当然也会有少数人轻视甚至厌恶他们。而我们的作者呢,则是“尝试着去接近他们,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由于她“用人世间最真诚的爱叩开了孩子们紧闭的心”,她也“真正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这篇习作的价值或许就在于此吧!十分可贵。我们应当同这位小作者一样,与人为善、引人向善,不游戏人生,不圆滑逃避,也不偏颇固执,这样,随笔是能写好的。 三要给人以美。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毕竟也属于文学作品,不应当与美绝缘。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我们写随笔,若是能从一般的人们不以为意的生活中发现、挖掘出令人愉悦的美感,并以优美的文笔把它反映出来,那就既是作品的成功,也是能力的锻炼。在这一点上,清川的《老屋子·新主人》是会给我们启示的。他写了居住多年的老房子,那“很窄很深的弄堂”,那“吱吱嘎嘎的楼梯”,那“没有浴室”“有的只是木制马桶”的“设备”……但我读了却和作者一样,“永远不会嫌马桶臭、弄堂窄、老房子的破落”,因为他还写了住在这里的人,写了那对爷爷奶奶对他关怀无微不至的,写了那几乎整个弄堂的邻里都与他和睦相处……正是这些人间的真情挚爱,使他“感到一种幸福,单纯的幸福,无所奢求的幸福。”写得多美啊,可以称得上意味隽永了。这要比那些随便发泄、无病呻吟的作品有价值得多,也绝非那些矫揉造作、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的作品所能比拟的。 总之,只要我们真心朝着真善美的目标努力,日积月累,终有一天能写出好的随笔作品的
求4篇读书随笔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 【日本】黑柳彻子
读书心得:这是一本彻彻底底的儿童文学,她纯美得令人听得到心灵的那一丝颤动所发出的赞叹与感动,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最真实而天真的成长史以及孩子所拥有的一切智慧与属于自然的神奇力量。这也是一本少年文学,甚至是一本成年文学,我们在分享小豆豆的故事,我们更是在小豆豆的触动下寻找已然失去的原本应该属于我们的那一份美丽与真切。或许我们该仰望星空,聆听《窗边的小豆豆》,她会告诉我们一切。
《平凡的世界》
作者 路遥
读书心得:这部平凡的书在阅读的时候往往能给人带来不平凡的感受,不时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给予我无限的启迪。同时,我在思索的过程中慢慢地懂得了何为人生、人生的价值、以及活着的意义。 《平凡的世界》感动并启迪着我们——人活着,是需要一种精神的,亲情、爱情、友情是值得我们期待和珍惜的。我们可以从这本书的阅读中找到人生的目标,走入笔直的人生轨迹。
《沉思录(青少版)》
作者 马可·奥勒留
读书心得:一本对自己洗礼的自白书,问问自己所想要得到的结果,不要用付水东流的时间来消磨意志,不要荒废青春的日记。作者本人经历过不少磨难和痛苦,从他的身上,我们能体会到公共职责的沉重,在自我遭遇面前该何去何从。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请保持一颗安宁和静谧的心吧。
《一生的忠告——一位外交家爸爸给孩子的信》
作者 【英】查斯特菲尔德
读书心得:《一生的忠告》是英国著名外交家查斯特菲尔德勋爵写给儿子的书信结集。初获此书时,觉得并不如小说读来有趣,于是有了空闲才随手翻几章,之后升学,也开始接触社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才逐渐觉得书中的一些话实是智慧之言,比如当我在读书、娱乐、打工中犹豫时,书里的一些观点为我作了很好的指引,且后来事实也证明是正确的。书给我的感觉很“父亲”,有点严肃,却透着一股温情,书中倾注了一位“过来人”的处世智慧和对于爱子的期盼,娓娓教导着做人的道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