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木兰诗200字左右
木兰从军归家后,木兰是个女孩这件事顿时在军中传得沸沸扬扬,在百姓家中,这件事也成了茶余饭后的佳话,可以说真是弄得个满城风雨。于是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可汗和大臣们的耳朵里,根据军法条文,女子不能入军营,违令者当属“死罪”。
可汗把大臣们召集在一起,商议该怎么处置花木兰。大家觉得这件事很难处理,花木兰犯了军中法令,是犯了王法,可木兰功勋卓著,也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王法与功勋之间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大臣们各执一词。词。有人认为军法如山,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如果不追究花木兰,那怎么向黎民百姓交代?以后又怎么以王法服人?那国家将何以治理?更多的人认为花木兰固然有罪,但她在多少次战事中出谋划策、英勇善战,一次又一次地立下了赫赫战功;花木兰虽然是个女儿身,但在每次战事中,她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是一般男儿所不能比的;这十几年来,尽管战争那样残酷,战斗那样激烈,花木兰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没有退却过;花木兰还善于跟同行的一般战士谈心,在不少关键时刻,她还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总之,木兰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也是不可磨灭的事实。
大臣们说得各有各的道理,可汗也被弄得举棋不定。
可汗和大臣们的议论很快就传到了木兰的耳中,传到了木兰的乡亲们的耳中。木兰得知此事后,却神态自若,没有一丝害怕。乡亲们得知后都来到木兰家。乡亲们对木兰说:“木兰,你是我们的英雄,我们支持你,如果可汗要杀你,他就是个昏君!”木兰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对乡亲们说:“乡亲们,谢谢你们!可我毕竟还是触犯了军法,王法无情。如果我死了,也是上天注定的。可汗处死我,也是为了维护王法,我死得其所。”这时,木兰的家人早已泪流满面。
在皇宫里,大臣们还在讨论中,这时一个军士进去报告:说有许多老百姓跪在城门口,求可汗饶木兰不死。可汗和大臣们都来到城墙上,只见城下面是黑压压的一大片,几乎全城的老百姓都在这儿了。见可汗来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大声说:“木兰为了我们百姓的安宁,一个人在外十几年征战,如今如果杀了她,真是没天理啊!”这时,百姓们都这样大声喊着。有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这样说:“木兰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你们不能杀了她!”甚至连一个三岁的小孩也开了口:“木兰姐姐是我们的英雄,谁杀了她就是坏人!”……
城下的百姓群情激昂。可汗和大臣们会意地笑了。可汗对城下的百姓说:“你们说得对,我不能枉杀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我会顺从民意的。”接着,可汗还当场封花木兰为“女中豪杰”。可汗还说:“木兰是我们国家第一个上战场的女英雄,我将撤销不准女儿上战场的军令,以后凡是武艺高强的女子都可上战场。”这时,城下的百姓都欢呼起来。百姓们夸可汗决策英明。
续写花木兰还故乡?
花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归来回到家乡,恢复了女儿装,令同来的战友大为吃惊。花木兰在战场上是骁勇善战的男儿,在家里却是貌美如花的姑娘。消息传出,很多富家公子阔少纷纷上门求亲,可她一个也没看上。
话说有这么一位姓魏的公子哥儿,仗着自己是丞相的儿子,家中虽已有妻室,却仍然在外胡作非为,调戏良家妇女,老百姓避而远之。有一次,花木兰和自己的婢女上街去买东西,半道上碰到了这位魏公子。眼前的这位天仙似的女子,让魏公子眼睛都看直了,木兰讨厌地白了魏公子一眼,拂袖而去。魏公子回到家,便向自己的爹爹说起在街上看到的一位美女,说自己要娶她为妾。丞相一向娇贯儿子,也不问是谁家的女子,便应允了。
第二天,魏公子在街上又遇到了木兰。这时他还没打听这位美女是谁,以为是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子,便上前调戏。木兰也不示弱,对魏公子说:“这位公子,你有本事就和我赛诗、猜谜语,如果你赢了,就依你说的办。”公子心想:一个女子,能有什么才学,当场就答应了。公子说:“如果我赢了,你就嫁给我。”木兰身边的婢女将小姐拉到一边,劝说小姐别惹这个魏丞相的儿子。木兰对这个恶少的行为早有耳闻,早就想寻个机会惩治一下这个恶少,更坚定了比赛的决心。比赛规则是:一个出上句,另一个接下句,回答不上者为输。先是魏公子出上句,木兰接下句,魏公子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木兰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二局开始了,该木兰出上句了,木兰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下魏公子可接不下去了,便放弃第二局。第三局是猜谜语。木兰出谜语,魏公子猜,木兰出:“什么越洗越脏?”魏公子犯难了,是什么呢?等他恍然大悟的时候,木兰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魏公子被羞得夺路而逃。
魏公子回去以后,左思右想,想出了一条毒计,既然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便想派几个手下打听木兰的住处,乘木兰不备,将她捉来与自己成婚。魏公子的几个手下侍机捉拿木兰,可跟踪了几次都跟掉了。有一天,他们跟着木兰来到一个胡同,见四下没人,便就仗着人多势众,齐拥而上,却被机警的木兰三拳两脚给放倒在地上,一个个如丧家犬一样灰溜溜地爬走了。不知什么时候,周围已站满了观众,看着平日里总是趾高气扬是、狗仗人势的魏家奴才被木兰教训了一回,大家都觉得出了一口怨气。这时,随着一声“打得好”,从人群中走出一个气宇轩昂的年轻人,那赞叹的目光令木兰第一次有了羞涩之感。一旁的丫环嗔怪道:“这位公子,没看过我家小姐吗?”而公子身边的随从说:“大胆,不可对我家主人这样说话,你可知道他是当今……”话没说完,就被年轻人阻止了。一会儿,传来边关告急的通牒,这个年轻人好像接到命令一样,带着他的人马赶往边关。
再说魏公子的人被木兰揍了一顿后,俗话说:“打狗也得看主人”。魏公子觉得颜面尽失,怂恿父亲私自动用权力查封了木兰的家。
这名噪一时的花府被查封一事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民怨沸腾。地方官员没有办法,只有呈上奏折,恳请皇上处理此事。皇上惊闻天子脚下竟有这等目无王法,肆意妄为之人,龙颜大怒,于是下令召见魏丞相和木兰。朝堂之上,皇上痛斥魏丞相管教不严,纵子犯法,有负皇上重托,遂削去官职,遣送原籍,其子发配边疆。而对木兰则是大加赞赏,称她为当朝的奇女子,并赐百亩良田,绫罗绸缎,供其享用。
木兰正欲推辞时,忽然殿外传来捷报,边关守军已击退来犯之敌军,边关战事平息。随后一队人马进入大殿参见皇上,为首之人正是那日木兰在胡同口痛打魏公子爪牙时,那位叫“打得好”的公子,只听见他口称皇上为“父皇”,木兰此时才明白,原来那位气度不凡的公子是太子,心里不觉颤动了一下。心里正觉害羞之时,忽听得太子恳请父皇答应一件事,以前皇上几次提出为太子找寻一位品貌才学俱佳的女子作太子妃时,都被太子以年纪尚小为由拒绝了,这次希望父皇能允许自己做主,纳一位太子妃,皇上这时倒觉得奇怪了,有什么样的女子能让自己的儿子为之动容,当下便恩准了,并询问:“是哪家的女孩?”太子便把目光投向了木兰,木兰羞得不知如何是好,没想到太子也会对自己有意,只是自己一时之间还没有思想准备。听了太子的话,朝庭上像炸开了锅,文武百官议论纷纷:要与太子成亲,必须得门当户对,可木兰的地位就差得太远了。看着文武百官持反对意见,皇上倒是为难了,该怎么办呢?历朝历代都沿袭着门第观念,这是得遵循;可木兰是个难得的才女,太子是个能统领三军的良将,二人能结成连理,实乃人间美谈。思虑再三,亲子观念占了上风,不管各级官员如何反对,最后皇上一捶定音,应允了太子的要求,并且择定吉日早日完婚。
太子和木兰结婚那天,举国上下,鞭炮齐放,百鸟齐鸣,呈现出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
婚后,木兰和太子琴瑟和鸣,生活幸福,生育了一群儿女,其闲适安逸的美好愉快在人间传为佳话。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