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第一次走夜路
第一次走夜路
黑夜,降临了,是那样的悄无声息,无法感知。当看到天空被蒙上美丽的黑纱,星星与月亮在流动的云中嬉戏……
“啊,真美呀!”正当我像个大诗人似的对黑夜抒发情感时,眼睛一不小心扫到了墙上“嘀嘀嗒嗒”叫的钟:“啊!我大叫一声!9点了!太晚了!”像是椅子上安了针似的,我弹了起来,抓起电话,摁了几个数字,接着,我就十万火急地说道:“嗳?老爸,我……在同学家玩呢,我现在要回家了,来接我啊!快点。”
“我有事儿,自己回来!”
他话音刚落,电话被掐断了。这是什么意思!不过想想,也没所谓呀。
“走了,再见。”我刚背上书包,前脚就跨出门去了。
刚一走出大堂门口,冰冷的空气向我的脸上直扑过来,我打了个冷颤。大街被无边的黑暗吞没了,是那么的寂静,路上的灯被熄掉了几盏。由于看恐怖片看得多了,我觉得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跟着我,我朝后头扫了扫,还好,什么也没有,我的内心稍微平静了一些。
可是这种难得的平静又被新来的恐惧感给取缔了。
街上的风犀利地咆哮着,像一个愤怒的老者,在像四周吼,又像一个悲惨的女人,在“呜呜呜”地哭泣,尖叫。路旁细矮的小树在风中努力地挣扎着,可是无情的风儿却把它压弯了腰……脚下的野草也被操控着。我震出了一身鸡皮疙瘩。等等,前面的是什么?我吓了一跳。你猜我看到什么了?一只在风中飘飘荡荡的鬼!“它”的长袍拖到了地下,随风有节奏地摆着,我隐隐约约地看到它向我走来……没事!我违心地说道,想努力地克制住自己狂跳的心,我感到无边的恐惧如洪水猛兽般的速度迅速蔓延,侵占了我的心,我的脑子。我想尖叫,想逃,可是腿却不听使唤。我多么希望老爸这时能够出现呀!突然,我留意到了“鬼”的头上印着几个醒目的大字:“XX服装店!”这几个字可真有魔力,效果跟打了镇静剂一样,恐惧感慢慢消除,可是却满脑子地想着快点回家。
就在走进离家不远的小区时,我的耳朵听到了什么声音,我循声望去,哇!小草丛里居然探出了两个灯笼!两个灯笼死死地盯着我,充满了敌意,没等我反应过来,那两只“灯笼”从草丛里蹦出来,变成了一只凶恶的大狼狗!它的口里滴着唾沫,微弱的光芒是它的牙齿凝成了一个可怖的小点,似乎随时要把我吃掉。脑子里所有的意识像是被突然抹去了似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走!我拔腿就跑。可是两只腿怎能跑过四只腿呢,就在大狼狗要向我扑来之时,我随手把口袋里的小半块饼干扔了出去。头也不回地跑了。家,慢慢地靠近了。心总算从嗓子眼里落下来。
“自己回家的感觉怎么样啊?”刚回到家,老爸就翘着二郎腿,轻松地说。
“你你,不是你有事么!怎么?”我惊愕得说不出声来。
“哎,人也要学会自己长大的啊,以后你还要走更多的夜路呢……”老爸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进屋了。
人终有一天要离开父母,学会自己走夜路。毕竟,人生的夜路,许许多多还是要靠自己去走。在黑暗中,没有人看见你,你也看不见任何人,然而命运却会在每个人的路上摆上各式各样的障碍物,想让我们屈服,想让我们服输,想让我们放弃。许多人,在困难面前低头,在风暴中迷失,在黑暗中不知所措……但是,黑暗的尽头,依旧是灿烂的阳光,学会自己走夜路,走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原创的哦!累死了!分给我拉!绝对不是那种应付式的我作文,其实老师布置给俺同样的作文,俺写了,给你参考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写得不好多多包涵哈~
《山中访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一读题目,触发思绪的便是作者到山中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了。但读到文章的第3自然段时,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入到画面中,进入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倍感亲切。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本文想象丰富、新奇,有浪漫色彩。如,“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作者把自己想象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又如,“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想象中,悬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见,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同时,作者还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而且,也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读着这篇散文,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强烈地感受到那种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你会时时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想想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好境界。
本文作为本组“感受自然”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通过感受作者描绘的境界,体会他一路上的好心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是学习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并积累语言。
本课的重点是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